为了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好统筹安排,老师们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情况,优化教学的具体流程,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篮球学期教学计划8篇,感谢您的参阅。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1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本教学单元是在对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运动基础上设计的,在关注学生动作技能个体差异及不同层次的练习需求上,运用多种策略,突出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意识。
单元学习目标:
身体发展目标: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能力发展目标:基本熟悉球性,学会高运球、低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等技术,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发展目标:创设学生成功和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健身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精神品质,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2
教材解读:
本次篮球课把行进间运球技术应用于游戏、比赛教学中,本课通过学生对篮球运球技术的反复运用、感知和体会其动作,能有正确的手型,掌握好力度,并做好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从而在愉快氛围中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形成基本技能。
学情分析:
泡桐树小学作为篮球传统示范性学校,篮球运动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文化积淀,开展得特别顺利也取得过骄人的战绩。以此为背景,我们在平时体育课中加强了宣传和训练,并让篮球运动真正走进了课堂。但由于我校学生毕竟是小学生,身体条件的有限决定了技术、技能水平的有限,据我观察,五年级学生对各种传球、运球技术的掌握还不熟练,当然也就谈不上运用自如了。然而多数学生对单纯的篮球技术学习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他们希望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他们反而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页更能自觉、主动和积极地参加进行锻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在练习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对篮球运动有较高的兴趣,能自觉地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篮球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球能力,并能将运球技术运用于各种环境。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能积极并动脑筋,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相互协作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
教学重点:
按拍球的位置和力量的控制。教学难点:上下肢协同配合。
课前准备:
篮球55个,一个篮球场。课时安排:第3课时共3课时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 1分钟
2、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相关要求。
3、取球环节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女生第一排站在篮球场的.一条边线上,老师口令指挥全班学生原地踏步走成立定。男女生同时向左转,两腿左右分开成一通道,排头同学拿球,拿球后做背后传球比快,背后胯下交替传球,左转,右转传球比快,最后各排最后一个同学迅速跑向球筐处,拿一个球后迅速站到队伍前列,依次进行,直至所有同学拿球完毕。 5分钟
二、拓展部分
1、运球追拍球
一人追一人,适时交换。(同学两人一组组合后,进行相互运球抢夺球练习,2分钟里看谁拍击对方球的次数最多)2分钟
2、运球追拍球
一人追多人,适时交换。(被拍到的同学最多不超过三人,即组合为一组,站在场中做人墙和障碍物,每组人墙之间间隔5米)
4分钟
3、指挥学生一路纵队变成两个大圆圈(同心圆,女内男外),此时老师讲解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技术。为了保证圆圈要圆,圆上确定四个点,即基准同学。 1分钟
4、抛接球练习
a、自抛自接(要求把球向上抛起来)2分钟
b、抛球换位(抛球后向右跨一步接右边同学的球)2分钟
5、“同号追拍”
圆圈上的男女同学先进行原地运球练习,再做行进间运球练习。(此时老师要讲解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方法和要领),学生已经进行了1—5报数,此时老师随机叫一个数字,要求大一号的同学逆时针运球追拍前一个同学,(此时圈上其他同学集体蹲下在原地)一圈之内追拍到被追拍的数字的所有同学做相应数字的原地纵跳练习。 6分钟
6、运球接力跑教具:接力棒和篮球
四路纵队,各组排头同学左手持接力棒,右手拿篮球。比赛开始时,排头同学拿着接力棒并运球迅速跑向终点,到达终点后把篮球放到软垫上(球没放稳自己捡球重放),迅速跑回将接力棒交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接过接力棒迅速又跑向终点后拿起篮球运回将篮球和接力棒交给第三个同学,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最后的同学完成。 10分钟
三、整理部分
1、整队集合
2、收还器材
3、课后小结
4、整理放松
课后反思:由于是随堂课,因此整个课的结构、安排考虑得还不够细致,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个人认为有几个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
1、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功夫在平时。
2、在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或错误时,教师的强调、纠正还不够及时。
3、运球的技术要求还需再稍微细一点,多一点。
4、在进行圆圈练习时,将圆圈给学生画出来或用实物设置标志。
5、内容稍多了点,取消一对一合一对多的运球追拍球游戏。
6、围绕圆圈练习时,老师要适时示范、讲解并找优秀学生示范。
六、组织与教法
根据本课目标,教学组织与教法的设计思想是:
1、重视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通过学习让学生有所收获。
2、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结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体现接受式教学和新课程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的兴趣和创新、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分组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生运球的技术水平,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互动来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老师在巡视中给予指导。
5、重视保护帮助和安全意识的,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学会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七、教学流程
变向跑球性练习运球练习“你追我赶”接力游戏放松小结
本堂课的设计在准备部分当中,我设计了专门性的熟悉球性的练习(原地手抛球、原地左右手滚球、原地前后推拉球、原地圆形滚球),进入课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分层运球的差异性练习,在分层次运球的差异性练习中,学生对照学习提示进行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练习,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觉的进行对照,进行自我定位,向更高一层的学习目标进发。学生练习好之后,再集体进行展示评价。在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原地运球的技术后,让学生再练习一下行进运球,以便接下来进行本课的最后一个练习内容“你追我赶”接力。课的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身心的放松。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3
一、训练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以技术训练为重点,同时抓战术配合意识及运用到实战当中去,树立新的队伍形象,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训练原则:
1.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训练计划,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
2.训练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风,注意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3.狠抓基本技术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为今后继续提高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4.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潜力。(身体、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潜力)
5.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及每一天的大课间。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以及全队的默契配合。
三、训练资料: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运、传接球练习、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罚篮
(2)近距离篮底擦板投篮。
(3)三分线外远投。
(4)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动作。
(5)各锋、卫队员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篮点。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掌握原地起跳抢篮板球动作。
(2)提高弹跳力,学会先挡人后抢篮板球。
(3)注意抢到篮板球后第一传的处理潜力。
4.用心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潜力,不断提高封堵快攻路线、用心抢断、补位、调位的防守技术。
(2)掌握各种防守步伐练习,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动速度要快,学会扬开双手去扩大防守控制面积,做好防投、传、切的准备。
(3)掌握半场、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注意战术的`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3、2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养学生发动快攻的时机,并打成功率。(抢到篮板球后的发动、对方得分底线球和发边线球出现紧逼的状况)
(2)长传快攻和短传快攻相结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传的接应与前锋快下位置选取的配合。
6.阵地进攻:
(1)增强个人进攻潜力,首先要敢主动进攻。
(2)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线为主,大胆突破及中远距离投篮。
(3)多运用小配合练习(掩护、策应)。
(4)组织后卫的发动配合。
四、训练重点安排:
1.第1——2周:
(1)讨论和制定计划。
(2)恢复性身体素质训练、熟悉球性练习。
(3)个人投篮与防守技术训练。
(4)熟练掌握各种传球技术训练(原地、行进间)。
2.第3——4周:
(1)柔韧性练习。
(2)半场小配合练习(掩护、传切)。
(3)罚篮、三分球练习。
(4)小力量训练。
3.第5——6周:
(1)半场人盯人攻守练习。
(2)全场人盯人攻守练习。
(3)五点投篮练习。
(4)罚篮练习。
4.第7——8周:
(1)加大运动量,进一步抓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防守步伐练习,看手势方向练习防守动作。
(3)半场、全场一打一、二打二练习。
(4)速度、力量、耐力训练。
(5)区域联防(2——3、2——2)。
5.第9——10周:
(1)半场各种运球突破上篮技术。
(2)半场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罚篮、五点投篮。
(4)教学比赛。
6.第11——12周:
(1)篮板球训练。
(2)强调后卫、前锋与中锋的配合。
(3)破解联防训练:如1——1进攻打法。
(4)教学比赛。
(5)罚篮。
7.第13——14周:
(1)阵地进攻,强调配合训练。
(2)快攻路线训练。
(3)进攻多打少训练(二打一、三打二)。
(4)教学比赛。
(5)五点投篮。
8.第15——18周:
(1)全面进行战术准备,以迎接上级有关比赛。
(2)持续训练水平,用心、认真投入到今后的训练比赛中去。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4
我发现现在我们的学校中,女子篮球教学计划全部是以技战术教学为主,没有把规则的介绍列入教学计划,从而导致了我们学生,在学习篮球之后,大多数女生还不知道什么是走步球,什么是两次运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把篮球规则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来没有纳入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学生在理论课上,听讲的能力一般,况且,女生对于篮球的热爱程度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理论课讲完后,能记住的很少很少。所以才导致了,在学院的篮球赛中,出现了女生抱着球满场跑,还有故意用脚去踢球的行为出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另外,女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不高,我们也要在教学中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是按着教学计划往下进行,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要从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想办法。从而制定一份更好,更适应我们女生接受的教学计划。
一、 女生篮球教学计划制定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她们掌握篮球技术的现状,为我们的教学做好向导。在教学中,我们要教授篮球技术,还要讲解篮规则,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要进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学计划。
二、女子篮球教学计划的制定(共8课时)及简单的分析
1. 移动技术:包括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急停。 在这个计划的制定过程,考虑的是学生以前在初高中学习基础差,再次进行学习,加强他们对于篮球运动中防守的练习。在本次教学中,可以辅助以游戏来进行,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要在室外课堂的教学中,加以篮球规则的讲解。比如说,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可以在讲解滑步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在比赛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滑步主要用于比赛的防守中,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向学生讲解规则中涉及的部分规则,比如“合法防守位置”、“圆柱体原则”、“阻挡”、“带球撞人”等。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防守位置,什么是正确的防守方法,避免在课余参加篮球运动时,造成无谓的犯规。所以说,在这一个课时内,我们不但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提高了学生对于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前专门组织讲解规则,听的时候都很认真,下来后,在实践中运用的远远不理想。我们现在这种,技术加理论教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2.运球技术:包括原地的'高低运球、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直线快速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在这一课时的制定中,考虑到原地运球是基础,练习原地运球是为了给行进间运球打好基础,另外是让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增加手对球篮球的感觉,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练习。在本节课中,涉及的规则有:非法运球(两次运球)、走步球、脚踢球、翻腕、球回后场等。
3.传接球: 原地传接球练习,包抱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体侧传接球,反弹球。行进间传接球,包抱行进间短传配合练习,行进间长传配合练习。涉及规则:漏接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
4.行进间投篮:行进间单行抵手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规则讲解:比赛时间4×10分钟,暂停、换人。
5.持球突破:交叉步持球突破 罚球练习,附带讲解罚球站位及规则。 规则讲解: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6.教学比赛:讲解一场球的组织,及裁判员的执法程序。 在这份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有了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把我们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的规则部分,放到了我们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在讲解篮球动作的同时,我们进行相近规则的讲解,这样,让学生加深记忆,也好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完篮球之后,不懂规则的事情发生。
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增加女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更好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中来。
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对小队员们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学习篮球基本功和一些基本技术。通过游戏形式,熟悉球性,培养打篮球的兴趣,增强体质,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初步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22位学员分别来自五、六年级中的7个班。其中六(1)班6人,六(2)班3人,六(3)班6人,六(4)班1人,六(6)班2人,五(2)班1人,五(3)班3人。其中多数学员有一定的基本功,但战术配合意识较差。
三、任务和要求任务:
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学习篮球基本功和一些基本技术,通过游戏形式,熟悉球性,培养打篮球的兴趣,增强体质,注重篮球意识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初步基础。身体训练:
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在此基础上,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优先发展柔韧、速度及灵敏等素质,着重学习跑的各种技术动作,适当做一些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练习,发展小肌肉群的爆发力。技术训练
1、基本功:加强手、脚、腰胯的基本功训练,熟悉球性,提高脚步动作的灵活性。
2、脚步动作:学习基本站立姿势、跑、跳、起动、急停、转身和后退跑、侧身跑、变速变向跑等动作,加强移动技术的综合练习,着重提高腰胯的灵活性和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
3、传球: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双手反弹传球,双手低手传球等动作;学习移动中传球的手脚配合动作;学习观察、判断传球的时机和球的落点。
4、接球:学习原地和移动中双手接平球、接高球、接低球、接反弹球和跳起接球等动作;学习移动中接球的手脚配合动作;学习左、右手接球;学习接球与其他动作的结合技术。
5、投篮:学习单手篮下投篮、单手低手投篮、单双手近中距离投篮、行进间的高、低、反手上篮技术;学习正确的持球、全面协调用力和球最后通过指尖投出的方法。
6、运球:学习左、右手交替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变换高度运球和运球急起急停等动作;学习换手体前变向运球、背后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运球转身、变速运球、虚晃运球等技术,提高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7、突破:学习原地持球左右手交叉步(异侧步)突破,掌握原地持球交叉步和顺步(同侧步)突破,学习徒手切入技术。
8、防守:学习防守持球对手的基本姿势、步法和位置,提高防守脚步动作的速度,养成正确防守姿势的习惯;学习防有球和无球对手的基本技术;学习抢、断、打球的技术。
9、抢篮板球地:学习跳起双、单手空中抢球动作。战术训练
1、进攻战术:学习传球切入和二打一,提高传球切入配合,学习突破分球配合。
2、防守战术:学习固定盯人的人盯人防守,学习抢过、穿过、绕过、换防、“关门”等配合。初步掌握以上各种防守基础配合的要领和技术。
3、快攻战术:学习以抢篮板球为主的快攻发动和固定接应,三人直线推进、二攻一、三攻二快攻配合,使队员初步了解快攻的基本概念和掌握简单的快攻配合技术。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6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了学生体质和技能传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过篮球单元的系列教学,学生能说出篮球系列练习的动作名称和动作术语;初步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掌握篮球系列练习的基本技术动作;用所学知识参与篮球比赛和健身。学会篮球趣味游戏方法,参与集体练习,激发对篮球的兴趣,发展协调、灵敏、弹跳力、对抗力等身体素质。
三、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在集体练习中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高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设计思路
1、通过篮球热身操,强烈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熟悉球性。
2、在原地运球教学中,让学生切实根据自己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交往爱好,自寻团队组合,提高了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同时增强了练习的正效应。
3、在新教材的传授时,教师一改往日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自由体会,然后再讲解示范,总结出原地运球的技术要领。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同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学生在练习时的交流更畅通,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由于本次课的练习强度并不是很大,通过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乐感中心理得到放松,同时熏陶了学生的情操,以结束本堂课的教学。
五、教学顺序:
篮球热身操――自我尝试原地运球――原地正、侧面运球―――演练提高――恢复身心――归纳评价
六、教学过程:
动作方法:双手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跟以上部位握住球的两侧后下方,掌心空出,两臂弯曲,肘关节下垂,持球于胸前。
教学要求:动作到位,听讲解看示范时球必须持在身体右侧,掌心空出,拇指相对成“八”字形。通过持球、熟悉球性的教学之后,学生能描述熟悉球性、持球方法的感受,知道熟悉球性、持球的练习方法;运用练习方法不断熟悉球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运用篮球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持球能力及协调性。能熟悉篮球场的教学环境、了解篮球场地设置和教学要求篮球:移动基本技术
侧身跑
动作方法:头部和上体向来球的方向扭转,同时侧肩,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观察场上情况,又不影响跑动速度。
教学要求:面向球转体,内侧腿微曲,外侧脚掌内侧蹬地。通过篮球场上的侧身跑、变速跑动作学习,学生能说出练习方法和动作要领,初步学会在篮球场上移动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视野和与同伴呼应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为篮球实战比赛提供协作技术的基础和能力。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功
【动作名称】:
1、体前高、低运球
2、体前变方向运球
3、背后变向运球
4、原地后转身运球
5、胯下变向运球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7
使用材料:
篮球、塑料圈、纸棍等。
目的:
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设计:
1、单手拍球:可以单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线或障碍物行进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状,手腕自然用力,身体降低重心稍微前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双手拍球:按照单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先立定姿势双手拍球,熟练后走直线、走圆圈或绕障碍物行进拍球。幼儿可以边拍球边数数,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次数最多。
3、抛接球:两手向上抛球,然后再用手接住;两名幼儿合作面对面抛接球,接不住球者为输。
4、乖乖球:两名幼儿面对面蹲下或坐下,向对方滚球,球不能离地,沿直线向前滚,比一比谁的球最乖。
5、转圈圈:幼儿各拿一个篮球放在平地上,单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转、向后转,比一比谁的篮球转的时间最长。
6、顶球:把球放在头部,两手轻轻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为输。
7、夹球跳:把球放在两脚之间,夹住球轻轻向前跳,看谁或看哪队先到达目的地为胜。
8、运球:把球放在篮子里,提着走、跑、跳;两人提着合作运球,可增加障碍物,使活动更加有趣。
9、螃蟹运球:两幼儿面对面站好,两手轻轻抓住对方,把球放在两幼儿胸部中间,学螃蟹横着走。两人动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走得好,运得稳。也可以增加难度,背对背运球走。
10、赶球走:幼儿手拿硬纸棒,按一定的路线向前赶球,看谁的.球先到达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让球宝宝出圈。
12、胯下传球:先单手拍球,然后抱起球从胯下穿过继续拍球。这种玩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练习。
13、蜗牛旅行:把球放进轮胎内,两手轻轻地扶住轮胎向前滚。活动中谁的球掉下来为输。
14、转身拍球:幼儿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转个圆圈后继续拍球。在一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转身的次数最多。
15、投球:幼儿持球站成一队,与球篮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头前方上举,用力往篮内投球,进球为胜。
16、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创编球操,请幼儿随音乐表演。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篇8
一、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在身体形态和体能上出现差异,生理上相应地发生变化,学生的骨化过程正在进行之中,肌肉也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肌肉力量耐力还较差。在动作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运动的准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女生柔韧素质较好,平衡感强,但胆量小,力量不足,不太灵活,犹豫寡断,害羞,有些女生自尊心较强。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由于上肢与手腕力量不足,学生练习时往往出现球的高低不一、左右摇动,稳定性差。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有些拍不起球,学生在做拍球动作时有可能出现篮球脱手到处滚的现象。由于学生在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以及心理品质的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学练情景,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以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时手的触球部位、正确的手型
难点:运球力度和稳定性
五、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手腕力量。提高运球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集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左、右手垂直运球
1课时体前交换运球
2课时左右脚胯下运球
3课时过桩运球
4课时背后运球
篮球学期教学计划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