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滚一滚》教案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中应设计适当的复习环节,会写教案使教师能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滚一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滚一滚》教案5篇

科学《滚一滚》教案篇1

科学活动:

?滚一滚》

活动目标:

感知不同物体的外形特征,初步对物体的滚动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圆柱体罐子、小球等能滚动的物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积木、分类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汽车玩具轮子、圆柱体罐子、小球等的玩法

1、引导语:你选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操作,感知这些东西是可以滚动的

二、交流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滚动现象

1、提问:请说说这些物体怎么玩?你发现了什么?

2、结合幼儿回答,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发现其共同处:都是圆形,会滚动

3、请幼儿演示,明确什么是滚动

三、幼儿再次探索,尝试让物体滚动起来

1、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引导语:这些物体真的能滚动起来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根据尝试后的`经验,将能滚动的物品放入分类筐,进行归类

四、找轮子,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的滚动现象

1、提问:如果汽车的轮子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会是怎么样?

2、引导幼儿操作:在平面上滚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积木,比较哪个图形的积木滚得快。

3、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结:现在我们知道圆形物体比正方形、三角形物体滚动得快,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

科学《滚一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探索不同物体滚(滑)动的情形。

3.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长条积木、小筐(人手一份)。

2.圆形、圆柱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物品。

3.《小老鼠,上灯台》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小老鼠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的样子上灯台吧。”

幼儿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边唱边做动作。

2.请小朋友学一学小老鼠滚下来的样子,初步感知什么是“滚动”。

教师:小老鼠怎么样了?谁来学一学?(骨碌骨碌的)

(二)猜测活动。

教师:小老鼠说,小朋友们别笑它,其实不仅仅只有小老鼠会滚下来,很多东西都会滚下来的。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

1.出示用小筐垫起木板组成的斜坡,出示各种物品,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物品会从斜坡上滚下来,哪些物品不会滚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猜测,将会滚下来及不会滚下来的物品分开放置在两个小筐里。

(三)第一次实验。

1.要求将实验出不同结果的`物体分开放置。

2.提问:能滚动的物体和不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滚动的物体都是圆圆的,不能滚动的物体它们都有角,是方的。

(四)第二次实验

1.要求:有没有办法让不能滚下来的物体也滚下来呢?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增加斜坡高度做实验,让幼儿观察方形物品的变化。

3.让幼儿观察方形的物体和圆形的物体从斜坡上下来有什么不同,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认识到“滚”和“滑”的不同。(圆圆的物体是“骨碌骨碌”滚下来的,方方的物体是“刺溜”一下滑下来的。)

4.通过增加高度,让所有的物体都能够从斜坡上滚下来。

总结:不能滚动的物体,我们想办法,增加了斜坡的高度,也让它滑了下来。但是,其它形状的物体不能象圆形物体那样滚动,它们是“滑”下来的。

(五)总结今天的活动。

1.表扬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积极的参与活动。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奖励。

2.提出建议:小朋友回家后寻找家中合适的物品继续试验。

活动延伸:

1.区域: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正方形的纸滚动起来(如把它揉成团、折成球状等)。鼓励幼儿用不同饿线条表示滚动时的样子。

2.家园:家长可与幼儿在家寻找各种物体玩“滚动”游戏,积累相关经验。

科学《滚一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皮球,体验与同伴玩滚接球的乐趣。

2.初步掌握一定距离内双手滚接皮球的动作技能。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皮球若干,活动音乐。

2.熊妈妈和小熊哥哥、小熊妹妹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1)教师扮演熊妈妈,幼儿扮演小熊,站在圆圈上。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宝宝们快来和妈妈锻炼身体吧。

(2)教师重点带领孩子们充分活动手腕、手指关节及腿部肌肉力量。

2.鼓励幼儿自由组合,一起探索合作玩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妈妈给小熊宝宝们带来了许多皮球,请熊哥哥找一个熊妹妹做好朋友,一起拿一个球,两个熊宝宝一起玩球,看看可以怎么玩?

(2)幼儿尝试两人一起合作玩球的方法,体验玩球的乐趣。

3.学习双手滚球接球技能。

(1)幼儿示范双手滚接球。

教师:宝宝们,妈妈发现刚才有两个熊宝宝的玩法真好玩,他们是怎么玩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2)引导幼儿讨论滚接球的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滚接球动作要领。

教师:妈妈来试试。宝宝要记住哦,滚皮球的时候要蹲下来,两手分开放在球上,双手用力向前推皮球;接皮球的时候,也要蹲下来,眼睛看着球来的方向,用双手去接住滚来的皮球。

4.幼儿两人结伴,自由玩滚接球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科学《滚一滚》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主要以“弹珠”组织本次活动,在以前到处可以见到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打弹珠,而现在这种游戏已经很少看到了,所以我用弹珠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可以让现在的幼儿也能认识弹珠。另一方面,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是很好,通过让他们用两个手指捏弹珠、用手摇篮子可以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度。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新的作画工具,积极探索弹珠滚画的多种滚法。

2.在掌握滚画技巧的基础上自由创作,感受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猫 衣服)

这些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 教师播放课件讲故事

小猫开了一个服装店,每天都有好多小动物来买衣服。小熊和小猫是好朋友,他看小猫的服装店每天那么多人,生意很好,于是小熊也开了一个服装店。可是小熊的服装店没有人来买衣服,小熊很伤心。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熊的店里没有人买衣服吗?

3.小结: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

二、播放课件,了解制作方法

1. 出示课件,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熊店里的衣服。

提问:这件是什么衣服?它是什么颜色的?

2. 师:小熊店里的衣服哪个地方和我们穿的不一样?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小结:小熊服装店里的衣服都是白色的小动物们不喜欢,他们喜欢小猫店里五颜六色的衣服。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他?(我们可以帮衣服添上花纹)

3. 出示范作,师:老师为她画了一件衣服,小朋友们漂亮吗?

你们猜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t;.>它们是用——弹珠 在纸上滚出来的

师:我们也来学一学,一起帮助小熊画衣服吧。

4.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提问:这边有哪些颜色的颜料?(红色、黄色、蓝色) 我们用2个手指从一种颜料里拿一个出来放在篮子里,然后把手擦干净,捏住篮子的两边,把一头太高,再换令一头。像我们玩的翘翘板一样。颜色没有了,把它放回去洗个澡,再和弹珠宝宝玩一会翘翘板,要慢慢地不然弹珠宝宝很淘气会跑出来的。和红色的'弹珠宝宝玩了翘翘板我们可以把它送回家,要送到一样颜色的家,不然它会变丑的。

师:和红色的弹珠宝宝玩了翘翘板,接下来和哪个颜色的弹珠宝宝做游戏啊?教师再次示范。

5. 师:那我们除了和弹珠宝宝玩翘翘板,还能和它怎样做游戏啊? 我们这样转转转,像不像旋转木马?那你们呆会还可以自己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了?

三、幼儿自由操作

1. 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师:我们和弹珠宝宝做游戏的时候要注意:

(1)弹珠宝宝很调皮,不能让它跑地上去

(2)弹珠宝宝送回家,要送到正确的家,不然它会变丑的

(3)我们拿了弹珠宝宝后要在毛巾上擦干净,不能弄到自己身上和篮子上。

2.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师:你们可以和弹珠宝宝一起玩一玩跷跷板,再玩一玩旋转木马。

四. 点评作品

1. 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 那我们一起回班级去把这些衣服寄快递寄给小熊吧。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发展水平来讲,本次教学中运用勺子将弹珠舀起来,这种需要小肌肉群活动的动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师的帮助,然而将双手托起,纸盒子东摇摇西晃晃,训练大肌肉及胳膊活动能力,得到较为适宜的训练。

本次活动主要得到愉悦情感的体验,玩的开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丽的涂画作品还需改进。

改进:1、弹珠大小

2、 颜料的浓厚深浅

3、弹珠作画的线图,扭一扭、跳一跳、冲一冲。

科学《滚一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初步学习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的方法。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自己的尝试练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又快又稳的滚球方法。

3、在活动中努力听清教师的要求,坚持将自己的球滚到终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皮球人手一只。

2、系上丝带的椅子六把。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大皮球"。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

二、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

1、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1)教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

(2)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3)教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

(4)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5)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2、滚球绕障碍。

(1)教师:这一次皮球想到大树那里去绕一圈再回来,你们想想看该怎么从椅子那里绕回来呢?

(2)教师总结玩法:把皮球一直滚到椅子那里,再从有丝带的一边绕回来。

(3)幼儿进行滚球绕障碍活动,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语言提示。

三、游戏"跺皮球"。

1、讲解游戏玩法:老师的手里有一个皮球,我把皮球往前扔,你们要躲开我的皮球,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

2、幼儿开展玩"躲皮球"的游戏。

3、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花坛边或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

幼儿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会拍大皮球了。对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的方法。大多数幼儿能掌握,平时不愿动手的优优、田雨欣、徐兰玲都愿意学习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小班年龄特点,采用幼儿喜爱的"球"来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和一定的身体锻炼。但是,我们在活动中也可以看到在"滚球"的过程中孩子对直线滚球掌握较好,在转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跑球"现象;还有就是在滚球绕大树"s"形走时控制球方面还要提高,减少撞倒大树的现象。总之本节课孩子在欢笑、汗水中体会了体育活动带来的无比快乐!

科学《滚一滚》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与纸有关的科学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的教案5篇

小班科学轻和响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5篇

大班科学电来了教案反思参考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关于电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

大班科学彩虹杯教案6篇

小班科学橘子教案7篇

科学《滚一滚》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