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案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制定教案不仅是备课,更是我们对理念的深入思考与实践,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

一、文本教学解读

语文园地三是拼音学完后的一个全面复习和巩固,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用拼音”“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

“用拼音”安排了4个小练习:

“读一读,把音节读准。”这是读音相近音节的对比练习。5组扇面分别呈现:两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对比、前后鼻音的对比、平翘舌音的对比、带不同介母的音近音节的对比,以及带有介母和不带介母的对比。将这些容易混淆的音节一组组比较拼读,可帮助学生区分相似音节,提高拼读的准确性。

“比一比,读一读。”这是区分形近复韵母ie、ei和iu、ui的练习。通过两组音节词,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区分、巩固这两组易错易混的形近复韵母,提醒学生牢记它们在音节中声调标注的规律。

“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这个练习把音节拼读和生活课堂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秋游的情境,呈现了孩子秋游时可能需要的9种物品的音节词,在提高学生拼读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自主。

“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是通过“读、记、说”复习巩固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连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所学。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2个小练习:

“读一读,说一说。”这个练习是“车”字的“开枝散叶”。7个词语清晰地分为3组“叶脉”:最左边一组是车的种类,中间一组是与车有关的事物,最右边一组是和车有关的表现动作的词语。学生在朗读词语中复习生字,感知每组词语的异同,感受汉字的魅力。

“拼一拼,写一写。”是借助拼音让学生正确拼读的同时,复习“口、日、目、田”4个生字的书写。这4个字基本笔画相同、结构相同,集中练习,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把字写得规范、端正,能初步感受书写的规律。

“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一篇小短文《小鸟念书》。这篇短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多处出现aabb式的象声词,可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感。课后还可以请学生读给家长听,或亲子朗读、亲子表演等,体验共同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正确拼读音节词,了解秋游该带什么,并能选出来。

3.熟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4.认读由核心字“车”组成的7个词语,了解每组词语的异同,感受认识汉字的趣味性。巩固“口、日、目、田”的书写,规范写字姿势,掌握笔顺规则,并能迁移运用至其他汉字的书写。

5.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拼读常用物品和自己的`姓名。

2.识记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能正确区分形近的韵母。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拼音大闯关

1.活动一:第一关,我会读音节。

(1)读准音节。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轮读等多种方式,把音节读正确。

(2)每人挑选其中的一组,同桌互相说说两个音节(三个音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可创设闯关情境。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去拼音王国游玩,但是需要闯关成功才能进去。

(3)互动游戏:顺风耳。

游戏准备:学生事先准备音节卡片。

②语: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请听仔细。

②教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音节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yān yān yān。”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提示:可顺着报、逆着报、打乱顺序报,增加练习量。

2.活动二:第二关,我会读音节词。

(1)比较韵母“ie”和“ei”、“iu”和“ui”。

(2)读准音节词。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轮读等多种方式,把两组音节词读正确。

拓展阅读:区分复韵母ui和iu、ei和ie的儿歌。

提示:拓展内容附后。

3.互动游戏:你读我找。

(1)请一名学生抽音节词卡。

(2)读出自己所拿卡片的音节。

(3)再找一名同学到大屏幕上找到这个音节词并指出来。

提示:可顺着报、逆着报、打乱顺序报,增加练习量。

4.活动三:第三关,我会认,也会选。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回忆外出游玩的情景。让学生先说一说,出去玩一般都会带哪些物品。

(2)学生练习拼读音节词。

(3)游戏:大屏幕随机出现音节词,学生开火车读出音节词并说出该物品的用处。

比如:出示“mào zi”,学生认读“帽子”,并说出帽子能遮阳。

(4)拓展说话:除了书上的这些物品,秋游的时候你还想带什么其他物品?同桌商量并尝试用拼音记下来。

5.活动四:第四关,我会背,也会说。

(1)游戏:开火车。

将声母和韵母分为三列“火车”。如火车头b一出现,接着是持“p、m、f、d……”等声母卡片的同学陆续走上讲台。每人右手搭在前一个学生的肩上,左手将字母卡片面向同学举起。火车头发出“呜——”的一声后,每个学生按声母顺序读出自己手中字母的发音,最后唱着字母歌回到座位上。另两列火车的车头分别是“ɑ”和“zhi”,练习方法和前面的一样。

(2)让学生口头拼读自己名字的音节,说说自己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找找同学名字中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板块二 字词巧运用

1.活动一:上“车”旅行。

(1)复习生字“车”,提醒读好翘舌音。指名读、齐读。

(2)出示这3组词语,领读、指名读、齐读,并试着说说这样分类的原因。

(3)尝试用其中一个词语说话。

(4)互动游戏:“车”字组词接龙赛。

以小组为单位接龙说词语,看哪个小组接得又快又准又多。

提示:可分类别接龙。如,“消防车、救护车、摩托车、公共汽车”“车轮、车窗、车站”“下车、开车、倒车”。

2.活动二:小小书法家。

(1)拼读音节词。

(2)指导孩子正确书写生字“口、日、目、田”。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再书写。注意写字执笔的姿势。写后,学生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全班评价。

提示:引导学生比较4个字的异同点,在比较中注意笔顺,把字写正确,力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板块三 你我共阅读

1.活动一:自由读。

提示:老师(家长)和孩子读给对方听。注意读好象声词。

2.活动二:分角色读。

提示:老师(家长)和孩子分角色读,大人读老师部分,孩子读小鸟部分。

3.活动三:演一演。

提示:大人演老师,小朋友演风和学生,也可以由小朋友独自来演。

语文园地五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词多义,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多义词,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板块二

积累古诗,读中感受诗情

1、导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诗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读中体会:诗人要借助蝉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ruí)、藉(jiè)。

(3)粗知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②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资料,释疑。

课件出示:

垂:在诗中指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叫“”,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

藉:凭借的意思。

3、读出诗情。

(1)学生练读,男女生读。

(2)介绍诗人,体会诗情。

①资料补充。

课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学都是一流。

②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语文要素

③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体会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的写法。

4、背诵积累。

(1)回顾内容,指导背诵。诗的.前两句写了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象——“垂”;习性——“饮清露”;声音——“流响”。后两句抒发的是诗人高洁的志向。

(2)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3)同桌互背古诗。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像这类托物言志的诗歌叫咏物诗。这类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一)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语文园地五教案篇3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誊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园地五教案篇4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

2、开动学生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辨字组词,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3、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记一记汉字偏旁。

4、熟记十二生肖。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发现汉字偏旁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细致观察后的成功体验。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熟记十二生肖。

难点

1、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及汉字偏旁的规律。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食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十二生肖。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4、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2、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三、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食物,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呀,有个要求,请你们尝一尝后,说出这些食物的特征。

四、识字加油站

1、出示食物图片:荔枝

(1)你们吃过荔枝吗它是什么味道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荔枝的味道吗老师会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甜津津。

(2)认识“津”字。

(3)读词语“甜津津”。

(4)板书词语:甜津津。

2、出示食物图片:话梅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

(2)这种食物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3)老师也来用一个词形容:酸溜溜。

(4)认识“溜”字。

(5)板书词语:酸溜溜。

3、集中呈现图片:辣子鸡、馒头、油条、棉花糖、黄瓜、排骨。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说说它们的味道,相机识字。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词语: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3)圈出词语中要求会认的字。

(4)学生试读。

(5)同桌互读。

(6)读词,找出词语规律。这些词语都是abb式,都是用来形容食物味道的。

(7)游戏识字。

五、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指名回答。

(3)请全班学生来判断正误。

(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霄、宵、削”的偏旁分别是:、宀、刂,“”与天空有关,“刂”与刀有关,所以应该这样选:元宵削苹果九霄云外

“赔、陪、培”的偏旁分别是:贝、阝、土,“贝”与钱有关,“土”与泥土有关,所以应该这样选:培土陪伴赔钱

(5)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看偏旁就能了解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就能区分不同的形声字了。

2、下面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1)出示汉字“鹿、金、高、音、黑、衣、辛、鱼”。请学生认一认这些字。

(2)出示汉字“麝、鉴、敲、章、默、装、辣、鲁”。请学生认一认这些字。

(3)将这些字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出来,并在书本上标出它们的读音与部首。

(4)圈一圈后一组字的偏旁。

(5)比较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联系。(后一组字的偏旁就是前一组字。)

(6)“开火车”读一读。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三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发现汉字偏旁的规律。

2、熟记十二生肖。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从汉字的偏旁发现汉字规律。

难点

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中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三、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我的发现”中的汉字。

2、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3、圈出每个汉字的偏旁。

4、说一说字与偏旁的关系。

带“火”“灬”的字大多与“火”有关。带“心”“忄”的字大多与“心”有关。带“刂”“刀”的字大多与“刀”有关。

四、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十二生肖歌》,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唱一唱。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十二生肖分别是哪些动物吗

3、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学生小组内相互说自己的属相。

4、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5、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师讲述故事: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就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它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6、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十二个词语。

(1)学生自读一遍。

(2)教师领读其中加拼音的汉字。

(3)同桌之间互读、互评、互纠。

(4)指名读词语。

(5)全班齐读。

(6)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7)让学生按照顺序读熟并背诵十二生肖。

(8)小组内检查背诵结果。

五、我爱阅读

1、激趣引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出示课件)说说看,这两棵小树,你最喜欢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小故事,(板书题目,齐读)读了标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文章,出示自读要求:

(1)读通短文,为短文标上自然段。

(2)说说短文中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小柳树和小枣树。春天小柳树看不起小枣树,到了秋天,小枣树却没有嘲笑小柳树。)

3、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其实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贵的是要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找找他们的优点吧。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三

炒烤烧煎蒸煮与“火”有关

怒恋感慌惊怕与“心”有关

刺刮剑分剪切与“刀”有关

语文园地五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

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难点

自主策划秋游活动。敢于展示。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郊、枝、笼、球、帆、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

请你读完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2、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1)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2)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3)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4)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5)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6)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二、日积月累

1、读词语。

(1)自己先读几遍。

(2)找伙伴读,读给伙伴听,互相正音。

(3)看多媒体图片,找相应词语贴于黑板,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1)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2)课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园风光。

(3)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4)请带者美好的感受读一读《秋天到》这首儿歌吧!

(5)读给同伴听,互相正音。

(6)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7)教师指图画引读。

(8)试着背诵。

(9)抽查背诵情况。

三、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的计划做得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谁是最佳“旅行社”。先请每个“旅行社”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挑选景区。

(1)分组商议:第一步应该决定到哪儿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己的建议,然后

大家再讨论,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做辅助说明。

3、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1)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2)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参与太论并提示要点。

(3)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4、总结。

(1)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2)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四、展示台

(1)总结式导入。

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

(2)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3)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4)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备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梨——利(顺利)

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我会写:植橘橙()脖胳膊()

苍菊著()字宜察()

我会读:娃娃胳膊光盘名片旅游团

山峰巨石枫树菊花风景区

翠鸟甲鱼高粱橘子降落伞

勤劳观察认识尤其奇形怪状

教学后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6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五上人教数学全册教案6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教案7篇

五年级科学沉和浮教案8篇

语文教案模板最新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雪孩子》教案5篇

2024小学语文教案最新5篇

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