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外活动的教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撰写教案使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降低课堂中的盲目性,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小学语文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2、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进行交流和综合表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队意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三拍子音乐的伴奏下,能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强和弱。
2、唱好八分音符。
3、指导学生能用轻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内容】
1、感受、体验三四拍音乐。
2、学唱歌曲《萤火虫》。
3、综合表演。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随三拍子音乐飞进教室
师:与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摆出你们最漂亮的造型。
(二)快乐音乐园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快乐音乐园,我们来到了孔雀园,请你听一听听到了那根羽毛上的音?
2、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
3、揭示课题,出示歌词,学生朗读歌词。
4、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媒体出示)
(2)师:你能根据这种拍子的强弱规律用动作来表示吗?
(3)师:你能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演奏吗?(媒体出示)现在就请各组一个小朋友拿好打击乐器,其他学生模仿该乐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4)学生小组进行练习。
(5)师:小朋友都练习得很认真,现在请每一组先来演示一遍。
5、舞蹈乐园
(1)学生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喜欢的萤火虫。
师:申能模仿飞舞的萤火虫,请小朋友做一做,看谁做的最好看。
(2)与老师一起共舞
师: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和你喜欢的萤火虫一起舞蹈吧。
(3)师: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的舞姿中已经感受到了。
6、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2)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u哼唱旋律。
(3)使用连和断唱第一和第二小节,请学生说出不同的感受。
(3)师弹旋律,轻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对唱歌曲旋律。
(4)师: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5)师;让我们完整演唱一遍旋律。
(6)填上歌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用舞蹈表现歌曲。
(9)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7、表演乐园
师:让我们和你喜欢的萤火虫一起唱唱跳跳吧。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学生小组唱加上打击乐,第三遍舞蹈表现,第四遍边唱边跳。
(三)总结
1、师:今天在萤火虫的'引领下我们参加了很多音乐活动。你知道吗?小小的萤火虫生命非常短暂,但在短暂的生命里还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光,我们更应该向它学什么呢?
2、师: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让我们跟着它一起轻轻地飞出去吧!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2
汉字教学设计
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汉语国际 姓名:肖明慧 学号:20130750053 班级:汉硕1302
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假
雪
方
去
呢
变
鱼
虾
广
场
堆
胖
眯
亲
然
后
融
化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们认读这些汉字,并能够运用。 教学对象:秘鲁小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课程内容:
一、复习
朗读上一节课的课文和汉字,并叫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汉字造句。
二、讲解新课的汉字
(一)朗读生词:
由于一个个单独的讲解汉字很抽象难理解,所以我的思路是将每一个汉字组成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或者他们学过的词语,熟悉词语,进而熟悉汉字。
假如
下雪
地方
去哪儿
变成
小鱼
小虾
广场
堆雪人
胖雪人
笑眯眯
亲妈妈
然后
融化
(二)讲解生词和汉字
1、假
“假如”这个词对他们来说相对较难,我选择先从生活中的事物讲起。比如“假发”:用图片展示,一个人头上戴着一顶假发。并告诉学生这不是真的头发,从而引出“假”就是“不是真的”。再用更多词语深刻“假”的词义,比如说:“假山”、“假话”等。每出现一个词时ppt上就以左右结构的方式出现大字号的“假”,并让学生用手在桌上书写,加强认读。
2、雪
生活中学生们肯定已经都见过雪了,只是不认识这个字。只要用图片展示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就可以了。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你喜欢下雪吗?”“我不喜欢,我喜欢下雨。”可以将学过的表示天气的词通通罗列出来,一个学生代表一种天气,ppt上各种天气图片转换,到哪个小朋友了就要举起自己的卡片大声的说出自己代表的天气。第一轮ppt上使用图片,第二轮则使用汉字。
3、方
ppt展示各类名胜古迹或者是其他大家熟悉的地方,并提问:“这是哪儿?”大家一起回答后再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两次回答是一样的,强化“地方”的概念。再展示一张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图片,表明“方”的意义。并练习写。
4、去
已经学过地方,则可以在图片中展示两个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家和学校,告诉学生“小明去学校”,表明“去”是指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ppt中展示不同的地方,让学生造句某某去哪儿了。并在造句的同时在空中书写“去”字。
5、呢
呢是语气词,讲解起来有难度,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具体的语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可以叫学生读几段小对话。“你今天吃了什么?”“我吃了饺子,你呢?”/“我喜欢这件衣服,你呢?”“我也喜欢这件衣服。”/“你爸爸不在家,你妈妈呢?”“我妈妈在家。”然后让学生自己仿照前几段对话编对话。讲解汉字时,应注重口字旁的讲解,与语气有关,与口有关。
6、变
给出几组图片,比如胖和瘦,矮和高,丑和美,图片中间用“变”字连接。表明“变”是指和以前不同了。比如说变瘦了,变高了,变美了。
7、鱼、虾
同是食物类的可以一起讲解,用图片直接展示鱼和虾,并强调汉字的写法。可以和以前学过的食物类利用游戏一起进行复习。玩“萝卜蹲”,一个学生代表一种食物,口令是“x蹲,x蹲,x蹲完x蹲”,并做蹲起的动作,谁反应慢就淘汰。最后的获胜者有小奖励。
8、广场
“广场”一词分开来讲太抽象,适合组成词讲解词义,并且课文里也是出现的“广场”一词。在秘鲁每个城市都有武器广场,可以展示图片,并告诉学生类似的地方都叫广场。“广”可让学生看做一片空旷的`地方,“场”左右结构,左边“土”和地有关,便于学生识记。
9、堆
用图片展示一堆书,一堆衣服等,名词“堆”就是很多东西放在一起。而这个字也可以作动词用,表示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的过程。比如说“堆雪人”。可以把“场”和“堆”放在一起识记,都是土字旁。
10、胖
“胖”是个形容词,可以用图片展示,比如一个人很胖,一只猫很胖,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并问他们“这个人怎么样”“这只猫怎么样”,学生就会用“胖”来回答。
11、眯
“眯”用作动词可直接给学生以动作展示,把眼睛眯起来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就叫眯。继而露出笑容,眼睛自然眯起来,告诉学生这个表情就是“笑眯眯”,形容很高兴很开心。讲解汉字时把“眯”字拆开,左半边为“目”,指眼睛。右半边的读音为“米”(学生若学过“米”则可讲解右半边,若没学过就不用了)。接着可让班上同学纷纷表演笑眯眯这个表情,看谁表演得最好。
12、亲
动作类词,也可直接讲解,演示动作。
13、然后
用一连串图片加动作来演示然后,ppt上放几个地点,比如说家,学校,商店,餐馆等。编一段小故事:小明从家里去了学校,放学后学商店买东西,然后去了餐馆,然后回家。让学生理解然后所代表的时间顺序。接着讲解汉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然”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
14、融化 由于融化动词,而且是直观的一种现象,所以合起来讲解比较好。可以再ppt上左边展示雪的图片,右边展示水的图片。然后问学生雪是怎么样变成水的,由此引出融化。
三、巩固
(一)小游戏
在讲解完所有生字以后,玩个小游戏进行巩固。游戏叫“拍苍蝇”。老师把所有的字卡都带学生读一遍,然后将所有字卡贴在黑板上。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一次每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两人对战。老师朗读字卡,学生快速选择出示那种字卡用手掌击打,并大声读出来。速度较慢的同学淘汰,直到有一组同学全都淘汰,则另一组获胜。
(二)带读字卡,复习
老师再重新带读一遍字卡,并让学生回忆起字卡所组成的词并解释意思,然后造句。
(三)书写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带学生一笔一划的书写汉字,注意笔顺。然后让学生每个汉字自己练习十遍。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同学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同学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协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身的感受。
4、同学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身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同学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同学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读准14个生字的字音,记住7个生字的字形,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3、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及了解蔬菜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相关课件。
2、词卡。
3、若干种蔬菜。
教学流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
(一)(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菜园里”,看老师写课题。
(三)指名读课题,注意“菜”的读音。
(四)齐读课题。
二、认识菜名
(一)今天陈老师从菜园里带来了一些蔬菜,你们想看看吗?如果你们认识的话可以大声说出它的名字。(师拿出蔬菜,生说菜名)
(二)自学词语
1、小朋友,书上写着这些蔬菜的名字呢!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会读这些菜名?如果碰到困难怎么办?
2、我们去读读拼音认认字,比比哪位小朋友读得准,认得快。
(三)反馈:小老师带读;齐读(带拼音)
(四)游戏巩固
小朋友们学得真认真,为了祝贺大家,下面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举起一样蔬菜,其他小朋友从面前的词卡中找出菜的名字大声读出来,比比谁找得快。
(五)(出示7个单字)刚才我们读过的词语中的这7个字,哪些是你本来就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你今天才学会的,你打算怎样记住它?。
三、读儿歌识字,了解部分蔬菜的特点。
(一)这么多蔬菜,有不同的样子,不同的`颜色,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让我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同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
(二)反馈
1、自愿读句。儿歌有4个句子,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爱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大家评评谁的音读得准。
2、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懂就问的小朋友总能比别人学得更多的知识。
预测一:为什么说茄子高高打灯笼?组织引导学生解疑。
预测二:为什么说萝卜地下捉迷藏?引导解疑;出示“捉”“迷”“藏”认读;读读整句。
预测三:为什么说辣椒长个尖尖嘴?引导解疑;认读“嘴”;读读整句。
出示第一句:“豆角青青细又长。”认读“细”“长”。
出示“南瓜越老皮越黄。”认读“越”;给越组词。
(三)出示7个认读字,自由读,齐读。
(四)除了课文介绍的蔬菜,还有什么蔬菜呢?(学生说+课件展示)拓展认字。
(五)菜园里这么多蔬菜,颜色也不同,让我们拿起水彩笔,给第3页的蔬菜填上颜色吧。填好后跟红、绿、黄、紫4个字连一连,怎么想就怎么连。
(六)展示填色效果,并引读儿歌最后两句
红绿黄紫——(),
菜园——()。
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菜园的好风光?自由练练,指名读。
四、作业
(一)继续填色。
(二)跟大人到菜场、菜园、种植园认认菜,了解一些它们的特点。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5
本单元包括两篇讲读课文(《南京长江大桥》《参观人民大会堂》)、一篇阅读课文(《我家还缺啥》)和《基础训练》。根据《基础训练》“阅读”中的提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一个自然段中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懂得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小学语文教学,时刻面临着处理重点训练项目与非重点训练项目的关系。一般地说,应该做到非重点项目训练扎实,重点项目训练突出。
讲读课文《南京长江大桥》和《参观人民大会堂》都是从参观的角度状物的记叙文。观察训练是两篇课文理解内容的共同基础,认识事物特点是两篇课文相同的教学要求。所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虽然也有观察点的变化,但应侧重于观察方法的训练。如,第1自然段是由整体到部分地观察,部分的观察顺序又是由下往上;第2自然段先是由近及远地观察,后是登岛望远。《参观人民大会堂》则应侧重于变换空间位置的观察训练,依次是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第2自然段与这几部分又是总分关系。
如上所述,观察训练是理解这两篇课文内容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完成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基础。如《南京长江大桥》一课中,要求说说第1自然段中讲长江大桥十分壮丽的几句话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也就会比较容易地懂得总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几个部分的句子顺序又是由下而上观察的顺序。再如,在《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中,这一训练重点安排在第7自然段。由于前面有了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等处观察训练的铺垫,学生在这里也就容易理解首句写到了宴会厅,第2、3句是写看到的,末句是写听到的。
在一个单元之中,重点项目的训练应该形成一个回合,所以,阅读课文《我家还缺啥》中“思考·练习”1(1),《基础训练》中的“阅读”训练,都应尽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以促使学生提高理解句子之间联系的能力,并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把这种能力和方法迁移到《基础训练》的“作文”训练中,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好一个建筑物。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句,使学生获得真切和准确的认识,进而达到对课文内容扎实深入理解的目的。
语文课应该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但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又必须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在两篇讲读课文的教学中,要通过认识南京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特点,让学生懂得这都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借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我家还缺啥》,要通过理解“我”一家人谈论的问题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文化科学知识,激励学生从现在起就要刻苦学习。
2024小学语文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