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认识虾教案模板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制定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氛围,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认识虾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认识虾教案模板8篇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1

活动目标:1、认识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2、能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

重点:认识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各种图像中找到梯形。

活动准备:课件,梯形若干,各种几何图形若干,画有各种图形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导入(出示ppt)

(1)师: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住着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座房子是怎么样的。

(2)师:房子是由很多几何图形组成的,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都有什么图形组成的。(梯形的屋顶、长方形的身子、圆形的窗户、长方形的大门、正方形的小门)

2、辨别长方形和梯形

师:请小朋友们把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放到腿上。我说什么图形你就拿出什么图形,看谁拿的又快又准确。(长方形、梯形)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梯形

(1)师:好,现在请你把梯形拿在手上,把其他图形放到盒子了,藏到凳子下面。

(2)师:老师也拿出一个梯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个梯形是怎么样的。

(3)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梯形和长方形比一比是怎么样的。(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左右两条边也是平平的'。梯形和长方形一样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梯形上下两边是平平的但是不一样长,左右两条边是斜斜的)

(4)请小朋友将手中的梯形藏到凳子下面的盒子里。

2、从各种图形中辨别梯形(出示ppt)

(1)师:小兔子呀可爱护自己的房子了,他呀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了一盆漂亮的花。还在草坪上立了一个爱护环境的牌子,优美的环境还吸引来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房子的周围还有没有梯形了。(花盆、牌子、蝴蝶的翅膀、屋顶)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检验找的正不正确。画面中一共有几个梯形(一共有5个梯形)

3、梯形变变

(1)师:现在有几个梯形,(有两个梯形)现在老师要给梯形变变魔术了,请你看仔细了(教师ppt中的梯形拉伸、压缩、旋转,让小朋友说一说还是不是梯形——是梯形)。它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边平平的,两条边斜斜的,所以还是梯形。

(2)师:现在请将凳子底下的梯形拿在手上,你给梯形也变变魔术。(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梯形360度旋转,梯形还是梯形)

(3)教师总结:不管梯形变大还是变小,正着放还是反着放,旋转多少圈,梯形还是梯形。

4、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1)师:小兔子可喜欢几何图形了,他呀想在自己的家门口修一条几何图形的小路,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他的设计图稿。图稿中都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师:小兔子说了,今天咱们只铺梯形的砖,你们愿意来帮助他吗?

(3)师:请你将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拿出来,你的盒子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可是今天小兔子交给咱们的任务是什么?——铺梯形。现在开始行动吧!

三、结束部分

1、检查任务

(1)师:请三位小朋友上来检查一下咱们的任务完成的正不正确,有没有铺错的或是漏掉的。

(2)老师指着每一个梯形和幼儿一起说一遍梯形。

2、去郊游

师:小路已经铺好了,你们想不想上去走一走呢?

师:咱们走的时候每一脚都要踩到梯形上面,踩着梯形去郊游。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各种图形

2.自制的小路,以及相关的石头。小篮和幼儿人数相同

3.音乐磁带

4.自制图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前面有许多的图形小石头,朱老师要我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石头捡起来放在箩筐里。我们大家快点捡吧!(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要求:“朱老师要请我们小朋友讲讲你喜欢的石头是怎么样的?”

5.引导幼儿大胆的介绍自己所捡石头。(颜色,形状)如果幼儿有讲错的可以请全体幼儿帮忙纠正。

(二)铺石头:

1.后面有条小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我们怎样才能帮它给填平?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填到坑中。

3.出现问题:“石头没有了,但坑还没填平,怎么办?”

4.让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发现:可以将半个图形拼成一个图形。感知图形转换。

5.让幼儿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去桌子上进行操作(图形转换)

6.幼儿操作完毕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操作进行讲述。

7.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总结,示范讲述图形的转换关系并在图表中表示出来。

8.让幼儿根据图形转换关系再次去填小路,填完后离开活动室。结束本次的教学活动。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3

案例背景:

中班的幼儿已经学习了关于图形的有关知识,并且也非常的喜欢图形,他们对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及长方形等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在活动中陈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认识梯形》这个活动就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案例描述:

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桌子上放了很多的图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师:请你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

幼:长方形/正方形…

师:请拿相同图形的小朋友把图形放到一起(幼儿依次摆放)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给幼儿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说说自己选的是什么图形,并请小朋友将相同的图形摆放到一起,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让幼儿对所学的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进行巩固,而且也为下一步认识梯形做好铺垫。

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

幼:梯形。

师:梯形是怎么样子的?

幼:像滑滑梯…

师:梯形有几条边,上面二条边是怎么样的?

幼:四条边

师:上面两条边是平行的,用手来做一做平行,梯形还会翻跟头,请你找找平行的边。

师:这个图形像什么?

幼:滑滑梯。

师:它有几条边?

幼:四条边。

师:上面一组边平行,旁边的一组边是怎么样的?(教师对折)两条边一样长。我们把它叫作等腰梯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平行的`边在哪里?(教师拿正方形比直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把它叫作直角梯形。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地讲解梯形的特征,特别是一开始介绍梯形时,教师将梯形的特征:四条边、一组边平行,通过用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演示,并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翻跟头游戏贯穿于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用双手来表示自己寻找到的平行边。在幼儿初步了解梯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师又通过对折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的讲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使孩子们对不同的梯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集体寻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征。

师:梯形还会翻跟头,他们翻呀翻,变呀变,都藏到机器人身上了,我们一起来把机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

师: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幼儿依次来找),他找的对吗?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幼儿对梯形特征的了解,结合幼儿喜欢的机器人,让幼儿在机器人身上寻找梯形,幼儿通过寻找:有四条边但一边不相接的图形、有四条边但没有一组边是平行的图形……教师进行讲解、示范,集体再一一的检查、分析,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又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经验,去分析图形特征,正确找出梯形,使幼儿对梯形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

师:梯形又翻呀翻,变呀变,现在藏到这里了,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图形给他们用线圈住(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讲评)。

评析:在最后环节,教师还是以翻跟头贯穿活动,教师清楚地讲解操作的要求,给每个幼儿提供了独立操作的机会,巩固幼儿对梯形的认识,让每一位幼儿的认识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案例反思:

1、活动环节流畅,过渡自然

本次活动陈老师设置了四个环节:幼儿自选图形→初步认识梯形→集体寻找梯形→独立寻找梯形。在环节的设计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充分的动手,动脑,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认识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2、教学方法运用丰富

本次活动关键在于让幼儿初步的了解梯形的特征,认识不同的梯形,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正确的找出梯形。所以在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观察、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看,这些方法的运用是比较合理的。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思维活跃,能够跟随情境的深入和发展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3、活动准备充分,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教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要求,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并将游戏贯穿与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而且教师在自身的语言组织上简练且具有指示性,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到该做什么。活动中幼儿大胆发挥、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从而更好的习得有关梯形的知识。

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幼儿在这样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中探索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本次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从各方面去学习、探究。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知道标志是我们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3.在实地观察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养成看标志的良好习惯,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纸和水彩笔

2.幼儿园旁边的.小马路(有多种交通标志)

3、联系一位在社区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叔叔

活动过程:

一、在实地观察中寻找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一)交代本次活动的任务:寻找交通标志。

(二)带领幼儿行走在幼儿园旁的小马路边的人行道上,寻找交通标志。

(三)请幼儿将自己寻找到得交通标志符号画下来。

二、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

(一)请幼儿讲讲自己对寻找到得交通标志符号的认识。

(二)结合幼儿画下来的交通标志符号,请警察介绍常用交通标志的意义

三、交通标志在生活中的运用

(结合对交通标志的认识,观察马路上行人与司机对交通标志的执行情况。

四、延伸活动,可将幼儿绘画的交通标志符号制作成标志图卡放入语言或建构区,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探索。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星期的天数及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顺序。

2、认识表示天气晴、阴、雨的符号,并能用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记录不同的天气。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知道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阴天、雨天。

年历表一张、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在黑板上写数字,幼儿认读。

二、结合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三、认识天气符号和复习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引导策略

1、 复习认读1~6的阿拉伯数字。

2、 在每个阿拉伯数字下面对应地写上汉字数字。

3、 复习1~6数序,请幼儿说出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排列1~6的顺序。

4、 出示年历,边问边看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有效提问

1、“请你们来读读这些数字,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请你们来帮1~6排队?”

2、“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你们知道这每一个方块表示什么吗?(告诉幼儿,每个方块表示一个)接着来看看每个月的上面一排写有什么。(日、一、二、三、四、五、六)这表示一个星期有七天。指导幼儿看天气符号,根据天气画出不同的符号。

3、“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星期日过了是星期几````````?”

4、“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天气?幼儿回答后教师把晴、阴、雨的符号画在黑板上。

5、“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今天是星期几是什么天把它画出来?”

活动结束:

不朋友一起听音乐。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7

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一个月各有几天。

2、通过探索、比较等方法,学会看月历,能正确地说出月历上的日期、星期。

3、对看月历感兴趣。

准备:

幼儿台历人手一本、月历一本、星期字卡

过程:

一、导入,引出台历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教室里挂着一本日历,小朋友可以从日历上了解日期

你是怎么从日历上看日期、星期的?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台历、日历的不同,从而认识台历

1、出示台历

台历和日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观察桌上的台历

3、日历和台历日期数不同

(1)日历一张是一天,台历一张是一个月

(2)出示一张放大的10月份月历

这是几月份的?从哪看出来?10月份有几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从台历上认识星期和日期

1、台历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几天?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1)请一幼儿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师:星期日是一星期的开始,在第一个,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3)教师领幼儿读一遍

2、你能在台历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吗?请你把它圈出来,再说说它是星期几。

(1)幼儿自己操作

(2)请一幼儿在集体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请小朋友找到10月17号。(方法同上)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 教师:日期排成一条一条,一条有7天,表示一个星期。

(2)与幼儿一起数:10月的第一个星期、10月的第二个星期……

(3)请小朋友在台历上找到第三个星期。幼儿操作,然后请一幼儿上来找。

4、请小朋友找找看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二是几号?把它圈出来。

(1)幼儿寻找

(2)请一幼儿上来找

(3)教师指导:先找到第3个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顺着往下看。

(4)还有什么方法?

(5)请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台历,回家后,可以从家里的台历或挂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笔圈出来,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小礼物,他们一定很开心。

中班认识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中班认识虾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认识你认识我教案参考8篇

认识你认识我教案最新8篇

认识你认识我教案优秀8篇

中班摘蔬菜教案模板6篇

中班诗歌《家》教案模板5篇

体育中班教案模板6篇

中班幼儿游戏教案模板5篇

中班幼儿园活动教案模板6篇

中班科学球与气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中班鸟的教案模板7篇

中班认识虾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