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系统的教案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课前准备的这份教学计划,其正式名称其实就是教案,对授课很关键,,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洞的故事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洞的故事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
2、将前后胆小先生遇到老鼠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
3、懂得遇到困难不害怕,培养勇敢的品质。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谜语ppt
三、活动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角色前后情绪的变化
四、活动过程
a活动开始
教师用谜语导入课堂内容,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谜语
------老鼠
b活动展??
1教师首先完整的给幼儿讲述故事,让其感受角色情绪的变化
2刚才小朋友已经听完故事内容了,现在请小朋友给我们说说刚开始的胆小先生和老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最后的时候,胆小先生又和小老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或者用肢体来表示)
4在幼儿的初步理解基础上,教师在逐一播放ppt,让幼儿看图表达,增加幼儿的理解的深度
5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导出前后胆小先生的心理特点,将其做一个详细的对比
(胆小勇敢)
c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小朋友要学会遇到事情不要怕,一定要勇敢,争做勇敢小武士
六.活动和延伸
可以在表演区投放故事中角色的头饰等物品,让幼儿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总是讲一遍故事问几个问题,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幼儿记忆,理解故事内容上,对故事的内涵,幼儿听故事的感受很少顾及。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从情感入手,紧抓了故事中胆小先生的.内心变化、故事奇特的构思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表达。通过讨论和迁移,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对文学作品的朦胧感知,得到了梳理与提高。在孩子的表达中把活动推想了高潮。在活动中,教具的使用也很有创意,采用围裙剧的形式,幼儿兴趣浓厚,至始至终注意力集中,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参与,很好地把握了作品的内涵,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洞的故事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洞的故事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让幼儿复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通过理解这一童话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物质准备 vcd、电视机、录音机,故事主要内容汉字字条,故事人物图像每人一份,文字故事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要求,重温童话。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四要素)
2.向幼儿提出要求后,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引导幼儿讲出故事四要素,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并尝试复述童话。
1.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四要素,师出示汉字对幼儿所说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规范。
2.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材料,复述故事,教师用正确的书面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
(三)跟随录音朗诵童话内容,激发幼儿根据情节自由表演(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分三组进行,让幼儿自由选择。
1.表演小女孩。
2.运用人物图像跟读故事。
3.边指字,边跟读。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提供头饰,让幼儿自发地表演。
健康:组织幼儿参加扶贫助困的捐款活动,让幼儿养成乐于助人,同情他人的品质。
五、生活中渗透 在餐前和午睡前让幼儿听优秀的童话故事。
六、环境中渗透 让幼儿自制表演服饰和道具,并展览、评比。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选择童话故事讲给幼儿欣赏。
八、活动评价
洞的故事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爱听的情况,组织设计了《猫医生过河》这一续编的语言活动。大班的幼儿抽象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及掌握有一定的'积累。组织他们对进行续编不仅仅能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事情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二、教案目标
1、会说、会用一至三个新词汇。
2、能够完整地叙述。
3、体会中小动物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难点
在幼儿续编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顺利完整地续编。
四、教案准备
猫医生过河的图片3张。
五、教案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将幼儿引入情景,介绍角色背景,讲述《猫医生过河》的。
(二)幼儿学习续编
1、就图片内容对小朋友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
2、以组为单位让小朋友讨论续编。
洞的故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
2.体验鸡妈妈的心理变化,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情景表演道具:窝、蛋宝宝、鳄鱼、鸟、壁虎及动物头饰3.图画书里出现的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回忆故事1.开始:以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入场--2.幼儿欣赏dvd,回忆故事内容。
二.梳理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1.教师出示幻灯片,根据画面的线索回忆故事内容教师:故事中都有谁?谁来偷蛋呀? 谁先看见了蛇?它是怎样去做的?
--根据情节线索图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模仿鸡妈妈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学说重复句式:1、2、3、4、5,一个也不少"三.讨论重点画面,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教师:到底蛇偷吃了谁的蛋呢?
1.通过观察和讨论,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观察p5--p6页,感受鸡妈妈的紧张心理。
(2)观察p20--p23页,感受鸡妈妈见到鸡宝宝的喜悦心理。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鸡妈妈的`紧张情绪和喜悦心情。
四.角色表演,迁移经验,并体验故事的幽默。
1、教师:除了鸡、鸭、鹅,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生蛋呢?
2.出示书中没有的动物图片;鳄鱼、鸟、壁虎,帮助幼儿迁移经验。
3.设置情境:准备一个窝里面放着蛋宝宝,请三个幼儿扮演鳄鱼、鸟、壁虎妈妈,其他幼儿表演鸡妈妈--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巩固故事中重复的对话,并能够经验迁移,表现鸡妈妈的紧张心情。
5.教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出破壳而出的动作退场。
洞的故事教案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2. 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写出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现文章的中心。
2. 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 作文:成长的故事(题目自拟)
2. 选材范围: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3. 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
【课堂教学】
一、导入课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在你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的难忘的故事。
出示题目:成长的故事
二、指导审题
(l )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成长过程中一件事)
(2)理解“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没有体会到有体会等等)
三、明确选材
(l )指导选材:在不知不觉中,你长大了。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如:懂得感恩(关心你,帮助你,你,让你受到启发的)、获得成功(你学会了什么,遇到困难勇敢地克服等)、懂得道理(经过一件事情,明白一个道理)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可以写写“感恩”的,也可写些“获得成功”的,还可写写“懂得道理”。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四、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出示范文
洞的故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为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事先准备一个成语故事
2.小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1.要求幼儿口齿清楚、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
2.可以适当地配上动作等肢体语言。
3.做有礼貌的小听众。
二、幼儿按顺序进行比赛
三、请幼儿评选出最佳故事大王,并给获奖的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源于上学期期末,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孩子语言处于一个瓶颈阶段,想要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而且孩子的白话比较多,介于这个原因,我想应该让孩子更多地积累词汇,而成语故事既可以让孩子学习表达,更可以让幼儿通过讲述故事理解该成语的意思,帮助幼儿积累成语。
在此次成语故事比赛中,很多幼儿进行了的准备,其中家长的辅导也功不可没。孩子们讲述的故事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等,这些故事的寓意比较浅显易懂,孩子们基本上能了解,但在日常表达过程中,怎样去合理利用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日常的应用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对孩子言语能力的提升。
在这次故事比赛中,孩子们的讲述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孩子都能将故事的意思表达清楚,有些孩子还能运用肢体动作,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还只是停留在背故事的阶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是要不断加强。
在评选故事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欣赏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民主选举出来的选手确实是讲述得比较好的,可见孩子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
洞的故事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