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我们都能够更加深入地品味电影中的细节和情感,观后感是观众与作品的桥梁,一篇言之有物的观后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去欣赏和探索相关的作品,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灵的观后感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心灵的观后感篇1
?心灵捕手》是一部很老的影片了,属于大学生应该看的十大经典励志影片之一。今天才心血来潮看一看。
片中的威力的确是一名非常有性格特别青年,异常聪明。可是因为童年的经历,有些心理障碍,对社会有叛逆情绪的一面,不大认同社会大部分人的一般价值观,我行我素,风趣幽默。对信息的解读有着自己的思维,喜欢自以为是的解读他人,虽然很能快速基本了解他人的内心。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没有经历,他的解读总有些自以为是。他不理解别人的经历,其实也不能正视自己过去的经历。教授便是在帮助他,正视自己的过去,不去逃避。
其实他所遇到的问题,何尝不是普通人都会遇到的呢?所谓“心灵捕手”无非是能够撼动一个人灵魂的人,是能够引导灵魂,帮助人找到“自己”的人。但是这个过程实在不容易!
如果问自己“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在回避什么,逃避什么,为什么要逃避?”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问题时,并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马上清楚的回答上来的。其实,心灵的捕手,不仅在捕获威力的心,也在敲打着许多人的心,很多人身边没有这样的`心灵捕手,但这些问题就是根源,在敲打着一颗颗迷惘,困惑,不知所措,奔放却没有方向的灵魂。
这是一个浮躁,丰富,复杂的社会。人浮于世,为了生存,为了向上爬,为了名与利,人们在疯狂的追逐。但追来追去,也会在过程中迷失自我。这个时候,缺乏心灵捕手的指引,重新找到自己的“心”,顺着心的指向走下去。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暂时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虚幻的,相信只有当人们真正触及灵魂,直指内心,反思,并经历后才会找到答案。我也希望我能够早日找到。
心灵的观后感篇2
“美丽心灵”多么美好的词,什么样的心灵才是美丽的,我想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这部电影其实很久以前已经看过,现在再看一遍发现感觉不一样了,很多新的东西加了进来,心境变了对电影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大学两年的历练,接触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成长了!
“精神分裂症”是在三院心理科预见习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的,当时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为“思维障碍”大致有思维速度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等。病人还可出现幻觉,主要有幻听、幻视、幻触。对这些病人的治疗,医院以药物为主,精神性的药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上还查不出具体原因,医生的药大多是对症治疗,具体什么才是“恢复”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病人在医院这段时间没有再出现一些病状,医生就会考虑病人出院,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终生服药。
电影中主角约翰·纳什正是这种情况,在大学时开始出现幻觉,幻觉便伴随其一生。约翰·纳什是一个简单的人,除了爱情这种生物本能,世界的物欲于他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他要的是数学,坚定的相信数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正如他在电影中的一句话“我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我想一个简单并且一生执着于一件事的人,一个敢于舍弃其它坚持自我的'人,一个坦然自若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是幸福的,每天都充实的去追求,每天都活在对问题的解决中何乐而不为呢!可我们世界是怎么了,如果我们身边真的出现类似这样的人,带来的肯定不是我们的尊敬,更多的是一种排斥、嘲笑,影片中尼尔森、班德、韩森,开始时对约翰的半开玩笑式的调戏,多少都有一点故意的性质在里面,不过约翰是简单的,简单到可以对这些嘲笑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他是幸福的,并最终用自己的实力说话,告诉了全世界“我”的存在不是一种另类,人必须活得真实。
影片中,约翰的妻子从在州长家为约翰西装袋子装上手绢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令我感动。她是坚强的,在约翰精神分裂症被被医生告知后,她没有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崩溃,而是忍着疼痛去调查丈夫的病况,在约翰的两个助手阻止她进入惠乐实验室时,她给了其中一个助手一个耳光,快而狠,我想没有人会去指责她的耳光,我们更多的是被这个女人坚强所感动;她是善良的,深爱着约翰,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离开约翰,在约翰服药的那段时间里她忍着所有的痛悉心照顾约翰和孩子,在约翰停止服药后,她送走了孩子,面对着约翰随时都可能对自己造成危害的情况,她还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留下。
影片中,有一个前后照应的地方。学生时的约翰由于没有发表论文,而不得不去央求老师给他一个进入惠乐实验室的机会,可老师拒接了他,他和老师的纠缠的一段最后以他们两个一起看茶厅里一个年迈的教授正在接受周围人赠送钢笔而结束,当时的约翰是不得志的,是抑郁寡欢的,而几十年后的一天茶厅的主角换成了约翰,他在接受周围人赠送钢笔。几十年对数学执着追求,对生命的温存,使约翰的生命得以升华!美丽心灵观后感1000字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观《美丽心灵》有感800字
心灵的观后感篇3
一匹千里马被发现,仅仅只是它命运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一位伟大的驯马师的出现,能够牢牢掌控住它的心灵,进而使它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心灵捕手》中,主人公通过自学以惊人的天赋精通了几乎所有学科,但他却置身于社会最底层,染上了许多罪恶的习气。一位教授发现了他的惊人才能,决心帮助他改变现状,发挥出他的才干。教授找到了他的朋友——一位心理学导师——帮助主人公治疗。然而,治疗的过程却充满挑战和阻碍。最终,教授和朋友的话令主人公认清了自我,而心理导师的刺激则让他彻底醒悟,抛弃了以前的习气,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我认为,影片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改变、能成功,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授的发现使他的人生有了希望,二是心理学导师的引导使他步入了正轨。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那位心理学导师,那么主人公的才能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能改变他的本性,他的才能也就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流逝,而无法发挥。所以,一匹千里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慧眼识珠的伯乐,更需要能够驾驭它的心灵的驯马师,只有二者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千里马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向,从而不断地发挥出自己的惊人能力,一直向前奔腾,奔向未来那灿烂而美好的曙光,成就一番传奇!
一匹千里马的养成,总是漫长而曲折的,不被发现会成为一匹野马。一匹功成名就的千里马,需要伯乐作为基石,驯马师作为指路明灯,这样,千里马之心才会被点燃,千里马的才能才会被发挥和利用!
心灵的观后感篇4
电影的主人翁是一位名叫威尔的天才少年。片头虚幻缥缈的数学公式,为他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可是在高智商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恐惧孤独的心。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爱什么。
不过幸好,他遇到了一位敏锐的“心灵捕手”和一位优秀的女孩。渐渐地,他一步一步敞开心扉,放下了过去,勇敢地去追寻心中所爱。
他是一个孤儿,这也造就了他的性格缺陷,他渴望爱情,亲情,可是他同样害怕失去。一次偶然中,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女孩,他爱上了她。他的生命里仿佛出现了一束光。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他是那样爱她,但更害怕失去他,所以他选择隐瞒了他的身世背景。他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十二个“哥哥”,他以为自己的伪装是天衣无缝的。但是那一天终究还是要面对。
女孩提出了要去他的家乡,威尔迟疑。女孩又顺水推舟地将他的“十二个哥哥”的谎言戳破。威尔十分生气,他发火的样子是那么让人害怕,同时又让人心疼。他甚至违心地对女孩说出了“我不爱你”。泪水溢满了眼眶……
接下来我们该见见我们的心灵捕手了。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体型有些浑厚,看着老老实实,还带着一丝忧郁的老头时,他是毫不在乎的。(这时他还正在与女孩交往)他用刻薄的语言让那位教授火冒三丈。可在我们这些观影者的角度老看,看似刻薄尖酸的`语言其实也是体现了他的幼稚与不成熟。他羡慕别人能拥有爱,他渴望,他嫉妒,所以才用那种幼稚的方式去羞辱别人。
教授不计前嫌,一步步地引导,一点点的去交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句话便是威尔情绪崩溃时,他不断逼问,不对,或许是不断告知来得更加清晰明了些“你没有错,你没有错……”是啊,人生路上的曲折困苦我们有错吗?无论是童年的困苦,长大后的孤单。威尔无法控制这些事情的发生,但他也并没有错啊,世事难料,每个人都需要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意气用事,我们可能会一意孤行,别总是把错误归结在自己的身上。卸下那一身的羁绊吧,你会走得更轻松些。
“你真正想要什么呢,威尔?”教授问威尔。威尔竟然答不出来?!一个能解决出那么多常人眼里难以理解的数学难题的天才竟然被这个简单的问题问倒了。那么反问我们自身,你可以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有想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的吗?
最后威尔终于鼓起勇气,接受了另一个数学教授安排的工作。然后,让人欣慰的是,他去寻找他的女孩了……
威尔正视了自己的缺陷,明白了心中所要追求的那个目标。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发,敞开心扉,追寻所爱吧!
心灵的观后感篇5
在微信上看到,“好老师”推荐教师在暑期看“12部咱教师的经典电影”。我一看,其中有一部是《心灵捕手》。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看看这部片子。记得,在去年参加三级心理咨询培训的时候,上课的老师就曾推荐我们学员去看这部片子。不过,当时把名字记下来了,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践。今年,去参加了二级的培训,几个老师不约而同地再次推荐了该片。这让我变得好奇,是什么样的片子,值得咨询师和教育界共同推荐呢?
看完该片,我觉得,这部片子,并不是真正在讲述教育,而是侧重咨询方面。全片以肖恩和威尔之间的咨询过程纵贯整部影片,以几个角色之间的相互矛盾冲突展开故事,巧妙架构,从而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咨询故事,一个成功的咨询案例。
一、突出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矛盾。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找出并解决心理行为问题,这本身不矛盾。然而,事实上,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咨访之间要达到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影片中,威尔在遇到肖恩之前,已经和5位咨询师打过交道,皆因威尔的阻抗而终止。而肖恩与威尔的咨询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顺利进行的。第一次,肖恩是被威尔对画的评价而气得几乎暴跳如雷。当林保教授以为这次又得无奈终止时,肖恩最终保持理智约定了第二次咨询时间。我想,在第二次咨询之前,尽管影片没有放肖恩的准备过程,但是,肖恩应该是针对威尔作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地点的精心选择,不是在咨询室而是在湖边;比如,想方设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知道威尔的特点,肖恩自我开放谈起自己的妻子放屁糗事,让威尔哈哈大笑……第二次的破冰式的咨访之旅为以后进一步咨询并取得咨询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咨询过程中,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多么重要。本来咨询师和求助者都是两个不同的人,双方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没有良好的关系,很难想象咨询能够顺利进行。而在这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排斥、对抗等情绪的来访者,咨询师接纳、尊重、真诚等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肖恩做到了,我想,威尔应该幸运,因为他遇到了肖恩。
二、突出了教师与咨询师之间的矛盾。
从理论上来说,作为林保的教师和作为咨询师的肖恩应该是统一的,因为他们都是想帮助威尔。特别是林保教授,发现了威尔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后,可以说是竭尽所能去帮助威尔。为了不让威尔坐牢,埋没才能,林保一次又一次帮助威尔寻找合适的咨询师。可是,现实中,教师与咨询师帮助威尔达到的目标却是不一致的。林保一心想要帮助威尔走上数学研究之路,然而肖恩却是帮助威尔获得心理健康和发展,促使威尔进一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尊重自己的内心,健康快乐地生活。所以,在威尔具体的工作问题上,林保和肖恩发生了根本性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解决最终,归根结底还是得取决于威尔本人。
三、突出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威尔是个清洁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却又是一个数学天才。他打架滋事,似乎无恶不作,无所畏惧,但是面对大学生女友,却又显得彷徨自卑。威尔被理想与现实的重重矛盾所逼,变得防御心极强,却又迷失了自我。然而林保教授信任他,尽管威尔一次次以强硬的无可救药的态度逼走了前来给他咨询的不同的咨询师;肖恩信任他,虽然咨询过程充满挑战与艰难。影片中,肖恩作为对威尔来说一个具有影响意义的重要他人,在与威尔一次次咨询的过程中,展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和完美的咨询技能,最终让威尔这个走在迷途中的人,内心慢慢地从封闭走向敞亮,变得乐观开朗。最重要的是,肖恩成功地让威尔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懂得自我实现的人。影片的最后,威尔最终摒弃那些消极的负性的'情绪,从而心情愉快地踏上了前往追求女友的道路。
影片的结尾,威尔驾驶着朋友送的自装汽车行驶在宽阔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路上。随着镜头的由近及远,我在想,威尔已经在路上,他的未来,尽管是未知的,但是是明亮的。
看完《心灵捕手》这部影片,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是自己第一次,学习着从咨询的角度来看影片,由此深刻地感受到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不易、伟大。
心灵的观后感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