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作文源于生活,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忙时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忙时的作文篇1
今天,我当了一天的“农民”!
下午吃饭的时候,我没把饭吃完,奶奶语重心长地说:“一粒大米一滴汗,无数辛劳一碗饭。”我听完也觉得很奇怪,把午饭吃好,才和奶奶出去。在路上,我问奶奶:“我们要去哪啊?”奶奶一开始故作神秘地不告诉我。过了一会儿才告诉我:“我们今天到菜园去!”妈妈说过,奶奶退休后闲来无事,找了几块空地以种菜为乐。
终于,我和奶奶来到了菜园里,我一看,嘿!奶奶种的菜还挺多样的呢,有茄子、南瓜、扁豆、和马铃薯。我最喜欢紫盈盈的茄子了。只见紫色的茄子挂在碧绿的藤条上,风衣吹,茄子随风摆动,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
这时,奶奶给我分派了个任务——拔草。我一开始只知道拔草叶子,奶奶告诉我:“要把草根拔去才能不让野草继续生长,不让它影响蔬菜瓜果吸收营养。”于是,我把小手深深地插入土里,用劲拔出草的根部。我干得起劲时,可恶的蚊子竟然来攻击我,把我咬得又痒又痛。
好不容易拔完草,我一看自己的小手,真是哭笑不得呀!手上全是泥巴,连脸上也有,身上的衣服也全是泥巴,整个人像个大花猫。洗干净手后,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菜园。
今天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在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农民伯伯种地可真辛苦啊!我以后不能够再浪费食物啦!”
农忙时的作文篇2
自从五年级开始,就由李老师带我们班了。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不仅如此,李老师还是学校里最年轻的老师,而且教学经验也很丰富。所以李老师既要给我们上课,还要去听课、开会,去别的地方讲公开课等等,可真忙碌啊!
李老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上,眉毛弯的好像月牙,一个俊俏的鼻子下面还有一张涂了口红的嘴巴。李老师身穿一条长裙子,一双黑色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噔噔响。李老师笑起来时很亲切,生气时很严厉。表扬我们时好像一阵微风吹到我们脸上,批评我们时好似森林之王---狮子在冲我们咆哮。李老师每天都跑来跑去,好像小蜜蜂在辛勤的采蜜,非常忙碌。
上一次,李老师在我们班讲公开课,课文的题目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李老师先给我们看了一个短片,猜了几个成语之后,就正式开始上课了。一开始,李老师显得有点紧张,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后来,就慢慢地步入正轨了,她讲得津津有味,手也跟着在空中挥舞。可是,因为我们坐在下面都不发言,死气沉沉的,所以,李老师有点生气,又在另外一个班讲了一遍。这次的公开课得到了学校的一致认可,校长马上派李老师到别的学校讲公开课,参加比赛。
比赛就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那天上午李老师又在我们班试讲了一次,这下,她信心满满的去参加比赛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师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们班都非常高兴。
李老师真的太忙了,她星期一出去开会,星期二出去开会,星期三上午出去开会,下午还要赶回来开家长会。可能你会问了,李老师这么忙,她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教学质量怎么样呢?告诉你吧,李老师自从带我们班来,很注重学习效率,我们的语文成绩还上升了呢。最近,我们班还被评为“市优秀中队“,这可是学校里唯一的名额啊!
农忙时的作文篇3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一家三口去武城舅姥爷家过节,路上妈妈给舅姥爷打了个电话,舅姥爷说:“家里人都去收麦子了!”妈妈高兴的说:“我们可以帮忙一起收!”路上,我和妹妹有说有笑,公路两旁到处都是等待收割的金黄色的麦子,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到了舅姥爷家,我们把东西放好,妈妈就开车带我们去了地里,站在大堤上像远处望去,地里有很多人,远处还有好几辆收割机在工作,不时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我和妹妹飞奔过去,来到收割机面前,我俩被这个从没有见过的大东西吓住了,太神奇了!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只要收割机经过的地方就只剩下麦秆了,麦粒哪去了呢?我站在旁边,仔细的观察这个大家伙,发现在机器的下方两边都有个大出口,麦秆被粉碎后就顺着这个出口直接出来了,那麦粒呢?
这时,舅姥家的麦子收完了,姨夫开了一辆车过来,停在收割机旁边,收割机师傅打开机器最上面的一个小门,麦粒就争先恐后的滚到下面的`车里,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车,啊!它们都躲在这里呀!这时,我才发现在收割机最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箱子,麦秆被粉碎的同时麦粒就被收集到这个大箱子里,最后麦秆被放回了地里,剩下的就是麦粒了。哦!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把满满的一车麦子拉回了家,姨夫把麦子倒在门口的马路上,把它铺平,麦子在太阳下要晒三到四天。
今天我学到了很多田间知识,也亲眼看到了收割机是如何收麦子的,这是我之前从未品味过的农忙的快乐,心里美滋滋的。
农忙时的作文篇4
农忙假期我在家做家务。表哥也加入了进来,抢着去做。我说:“好了兄弟,我们来比赛做家务,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表哥说:“好吧,对比一下。我一定会赢你。”我说:“别吹了,看事实。”
我家两层,我扫上层,我哥扫下层。扫地后,打扫衣柜、桌子,拖地。
游戏开始了。我拿着扫帚簸箕水桶拖把上楼。我先掸灰尘,然后扫地。然而,当我扫地时,灰尘飞起,布满了房子。我不得不停下来撒点水。然后,我继续扫地。底层是湿的,所以哥哥没有和我遇到这种情况。他不必停下来洒水。所以,他比我快一点。我哥赶紧拿起抹布擦衣柜。这时候因为哥哥不会擦,方法不对,所以速度变慢了。这时,我趁机追了上去。
后来我们俩同时进入了拖地的活动。然后我看到我的拖把不见了。我把它带给了我哥哥。我觉得我是我哥,你敢跟我哥抢拖把?我家有两个拖把。另一个呢?哦。对了,我记得。早上看到拖把脏了,就去河边清洗。好吧,我去阳台拿拖把。我拿着拖把,马上拖了上来。因为我力气比弟弟大,拖地经验比弟弟丰富,所以很快就追上了他。
最后,两个人一起完成了任务。爸爸给了我们两个判断,说:“今天,你俩兄弟都干得不错。”我们两个拍着手笑了。
这是我忙碌的一天。
农忙时的作文篇5
要说让我感受最深的汉字,真是非忙莫属。因为一见到忙字,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仿佛看到了那个马不停蹄的,忙碌的自己。
早上闹钟响起,我就得赶紧起床抓起衣服快速的穿好,这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我飞一般的冲向卫生间洗漱,完事后用立即冲到餐桌旁,大口的吃起来,边吃边看钟表,生怕错过公共汽车。
吃完了,我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书包,穿衣服冲出家门去的公交车不巧公交车快到了,我只能一路小跑,终于赶上,了车门一关,我就得赶快找个位置坐下。
可算到学校了。上课铃声响起,宣告着忙碌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语文老师要给我们来一个随堂测验,背诵古诗。我立刻飞速转动脑筋,争取背诵下来。数学老师则要当堂让我们抢答几道数学题,我这个着急呀,就怕抢答不上。英语老师则要听写单词,我又忙着翻书,因为有两个单词还没背熟,怎么办……
听,学校走廊里的铃声,仿佛一个接着一个的响起,终于到了打响放学铃的'时间我们立刻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到了家中,还未喘口气呢,爸爸妈妈就过来询问今天的学习情况,考试情况,和作业情况。等都交代完了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吃完晚饭又到了写作业的时间,我快速翻开课本,翻开作业本,打开笔袋,拿出笔来便写起了作业,写完数学还有语文,写完语文还有英语,不光有写的作业还有背诵的作业,不光卷子要拿给家长签字,还得把错题记到本子上……一道流程下来已经到晚上8点多了,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拖着疲倦的身体去睡觉。
躺在温暖的被子里,这一天让人眼花缭乱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心想“等一觉醒来又是忙碌的一天。“
农忙时的作文篇6
今天早上,我听到爸爸在对妈妈说:“叫婷婷到乡下去吧!”我在边上听到了,连忙说:“爸爸,我高兴去乡下”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有人在门外叫我。原来是奶奶在叫我。爸爸对我说:“奶奶来带你去乡下,你就快一点出去。”我来到外边看到汽车已经停在门外。我就坐上了汽车。奶奶也走上来了。爸爸就开起车子送我们到乡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奶奶家就到了。我们就下车走进了奶奶家。因为时间已经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就吃饭了。然后,爸爸说:“我要去桐乡。”说完,他就开着车子走了。
不久,奶奶对我说:“现在,我们去田里拔草,好吗?”“好呀!那可是太好了!”爷爷走了过来对我说:“你还是看好妹妹吧!”我答应了一声,抱起妹妹就跟着他们走到田边去了,我们来到田边,爷爷第一个下田去拔草。奶奶紧跟着走下田去拔草。我抱着妹妹站在边上看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有事走了,还抱走了妹妹。这一下可好了,我不用抱妹妹了。于是,我就走下田去拔草了。我小心地看着,细心地分辨着,将水稻中的草一根又一根地拔了起来。拔了不一会儿,我就觉得腰酸背痛,手也有点累了。但是,我看到爷爷还在不停地拔草,我就坚持着拔了下去。后来,奶奶又走来下田拔草。
快要吃早饭的时候,爸爸开着汽车来了。他看到我弯着腰,起劲地拔草的样子笑着对我说:“哈哈,我们家的婷婷真像一个农民了。”我说:“是呀,将来长大了,我会当一个新式农民。到那个时候就不用像现在那样干活了,将变得非常轻松。”爸爸和爷爷奶奶都笑了,我也笑了……
农忙时的作文篇7
金秋十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奶奶家的玉米成熟了。趁着“十一黄金周”,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盐城老家,和奶奶一起忙着收割玉米。
一回到家,就看到院子里大堆大堆的玉米正在享受着“阳光浴”,奶奶则坐在一旁为玉米们“脱衣服”,可她速度很慢,“脱下的衣服并不多”。我便走过去问奶奶:“我可以剥玉米吗?”奶奶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便加入了“脱衣服”联盟。
刚一开始,我挑的都是密密麻麻的玉米,一排一排整齐地剥下来,可是速度也很慢。正当我郁闷地抬头张望时,发现奶奶拿来了锥子,我好奇地问:“奶奶,这个是什么呀?”“是锥子,用来铲开玉米。”奶奶手不停、头不抬地回答我。我刚想一把拿过来试试,却被妈妈一下夺去。她略带担忧地看着我说:“这个很危险,不准用。”可是,经不起我的一番“软磨硬泡”,妈妈虽然很不放心,但还是把锥子交给了我。奶奶也急忙向我介绍使用方法:把锥子的'顶部顺着玉米的纹路用力推下去,但一定要抓紧玉米,不然会刺到手。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不久后我就完全掌握了使用方法,越来越上手,剥玉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到傍晚,所有的玉米都被我们“脱下了衣服”,只剩下了一堆玉米粒。
晚上,我们喝着用自己亲手剥的玉米粒煮的玉米粥,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忍不住直夸:“真香!真好喝!”妈妈也笑着对我说:“那是!还是劳动后的一餐吃得最舒服!”
农忙时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