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可以提供对作品的独特解读和分析,让观众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欣赏,写观后感是对电影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思考和评价,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建党》的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建党》的观后感篇1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建党伟业》,虽然有些情节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看了以后丰富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同时也深受鼓舞。
电影中有我熟悉的毛泽东,据说他是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书记员,开始代表们在上海的望志路开会,由于有巡捕房密探出现,不得已才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继续会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各位代表各抒己见,甚至互相辩论,为了追求真理,经常争论得很激烈,
最后得出一致意见。“共产党”这个名字也是经过反复讨论得出的。
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毛泽东这批人的带领下,人民当家作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党的建立是一个“伟业”。
我很欣赏和佩服这些热血青年,正是他们擅于接受新思想,并勇敢地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国家的命运。我将来也要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学好本领,为国家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党》的观后感篇2
孩提时,看着《闪闪的红星》、听着雷锋故事长大,党的光辉形象让我景仰;懂事后,学校老师、班主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进性,党员先锋形象令我尊敬。入党的情缘就在那时悄然结下,像是埋下的种子,从此在心里生根发芽,暗暗发誓要以他们为榜样,长大了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在许许多多党员先锋引导下,怀着对党的景仰、尊敬,激动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后来,我下岗转业,进入社区工作。姚书记是我社区工作的带路人,有着30多年党龄的他,在社区建设、为民服务、扶贫帮困等方面都很有成绩,时刻把党的宗旨烙印在心,为我们这些后辈标树旗帜。终于在第二年,通过党组织的培养和姚书记的帮助,我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仍然真切地记得那个下午,窗外秋风冽冽,室内暖意洋洋。党支部的48名党员齐聚在党员会议室,投票表决我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老党员们对我平时的社区工作表现做了点评,并指出我的不足之处,会议严肃而紧张。最后的表决到了,只听到姚书记宣布:“对马再春同志的入党申请,经全体党员表决,全票通过!”
那一刻,我终于投入了党温暖而博大的怀抱,既感于党员同事们的宽厚和鼓励,更感于自已一路坚持、未曾放弃。
那一刻,也成为我永远的“政治生日”。我会永远忠诚于自己当初的选择,珍藏入党时的心潮澎湃,用这份激动来鞭策自己,在社区舞台上、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出彩。
党员是先锋,是旗帜,是带头人。15年来,我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奋斗作答群众“考卷”,在服务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帮助居民解决困难时,他们的一个微笑,就足够让我无比舒心;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居民的阵阵掌声,就是对我和同志们最好的肯定;成功整治不文明现象、还小区一片和谐时,是我对初心使命最实在的践行。
《建党》的观后感篇3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活动月启动,我们嘉兴服务区党支部组织服务区全体员工集体观看献礼电影《建党伟业》,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特别是影片生动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让我们深刻了解在当时困难危险的形势下,老一辈共产党创始人的大智大勇。正是他们果断决定中国共产党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顺利诞生,进而带领全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成立了新中国。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南湖红船边的我们,更加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也要发扬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把我们嘉兴服务区建设成为红船服务区,全国一流服务区,成为我们嘉兴对外的一个红色窗口。
《建党》的观后感篇4
马上就是建党九十周年了,在此之际,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虽然此片在开拍之际就颇引人关注,与之前的《建国大业》可谓是旗鼓相当,都是明星云集,不过我以为,《建党伟业》相对来讲更加好看一些,剧情也更加丰富一些!
看完此片。最大的`感受就是激情荡漾,心潮澎湃,这是一部属于青年人看的电影,而且作为中国人中国之青年,更加要看!什么叫爱国?什么叫激情?社么叫青春?什么叫付出?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信仰?什么叫愤怒?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报国?什么叫艰辛?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什么叫匹夫有责?
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电影,但是看之前请一定要先熟悉一下那段历史,不过,我想大家基本上对电影里的人物都会很熟悉,或者说有很多只是听过,但这一点也不会妨碍我们去回味那段历史,那段艰苦历程!
再说说演员的表演,虽然电影用的明星之多让人惊叹,但是感觉基本上都演的很好,尤其是刘烨扮演的毛泽东,感觉很帅!而周润发,刘德华,张嘉译,冯远征……等等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不是他们本人,而是他们所演的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所代表的历史。
好了,不说了,感触很多!就不在感慨了!大家看后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建党》的观后感篇5
在看建党伟业之前,我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盲,不仅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就连新闻联播,也是基本不看的。
但是,当影片播放到五四运动学生游行的那个片断时,我竟突然间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冲动。一种名为热忱的元素通过学生们愤怒的呐喊,传到了我的血液,不断地冲击着心灵深处,一直存在,却没有发觉的历史责任感与激情。
当时的中国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前景一片的昏暗。但是就在祖国最危难的关头,那些爱国志士们站起来了,呼唤团结祖国的四万万同胞,点亮火把,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照亮了祖国前方的路。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还有不知名的数不清的爱国将士,此时此刻,他们高举打倒外来侵略者的大旗,为了祖国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祖国的昨天是灰暗的,但是正是有了这些爱国领袖们,他们奋起呐喊,勇敢地拿起大刀长矛,与外国列强们的飞机大炮誓死搏斗。
当然了,他们手中的不仅仅是大刀长矛,还有我们四万万同胞用鲜血组成的长城。他们用自己七尺之躯,围成一道人墙,阻止那些企图破坏我们领土完整的外来侵略们,他们用一声声呼喊与奋起,勇敢地来到了东交民巷,逼他们交出卖国贼。一时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积攒了几百年的愤怒在一时间毫无保留的爆发出来,划破了阴霾了几个世纪的中国的天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解放了,中国人民挺起胸膛了。中国人不怕牺牲,他们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看着建党伟业,心中忽然一下被一种红色的爱国热情充荡的满满的。中华民族的现在是那些留下名的或者更多的没有留名的农民与学生,用满腔热血与永不低头服输的信念换来的。他们在最黑暗的时候敢于流血牺牲,呼唤着祖国现在的安宁与美好。
这个影片让我深深地思考,青春该怎样度过,才能无悔于我们的人生。
《建党》的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