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心得体会记录我们的真实想法,自身的语言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想要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7篇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1

11月1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最终完成,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中国古代李冰的都江堰、秦始皇的长城、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到如今的三峡工程,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对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需充分发挥“领头雁”的带头作用。“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员是群众的“领头雁”,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能够带动“三峡人”共同积极创新,保障“国之重器”安全平稳运行。疫情期间,长江电力三峡电厂运行部的值班主任杨鹏就是“三峡人”的优秀代表,在“驻场保电”的同时利用自身积累的巡检资料及相关数据创新工作成果,主动制作了巡检方式优化方案,为三峡工程的巡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在杨鹏等先进典型的带领下,“三峡人”齐头并进、砥志研思,推进三峡工程科创工作再创辉煌。

科技创新需正确处理“继承、创新”的关系问题。“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科技创新不拘泥于旧例,但也不可背离旧例。”自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以来,三峡工程建设历经了百年的历史积淀。以长江电力为例,葛洲坝的运行管理经验成为其从传统企业发展为现代大盘蓝筹上市公司的关键力量。历史经验的增长可以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托底,吸收前人经验的精华并将其升华成为可为今用的方法,是科技创新的进步良方,是成就“三峡之新”的不二法门。

科技创新需坚持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欲知‘天之高’‘地之厚’,必先‘登高山’‘临深溪’。”三峡工程历经设想、选址、移民、规划、建设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延续了抗美援朝时期“边打边建”的战略思想,在工程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工程的完满竣工验收。“三峡神”不仅创造了三峡工程的神话,更炼就着全国人民的“三峡神”,蹄疾步稳、砥志研思、守正创新持续前行。

“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文学创作如此,科技创新亦是如此。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的完成代表着无数“三峡人”勇攀科创险山的成果,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亦可成为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脊梁。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对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大国重器,利在千秋。”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一定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三峡神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科技托起强国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2

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目标,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想。青年,是华夏儿女继承人,是龙的传人。肩负着自己让民族富强,科技发达创新的重大责任。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的新星。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人民飞天的愿望早已不在是梦,古代的万户飞天虽然失败了,可身为后人的我们却实现了他的梦想,实现了飞天的梦想。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一共102次火箭,而其中成功发射的载人火箭就有5次:第一次是2003年发射的“神州五号”;第二次是2005年发射的“神州六号”;第三次是2008年发射的“神州七号”;第四次是2012年发射的“神州九号”;第五次是2013年发射的“神州十号”。这些火箭平均2年就发射一架,可想而知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是如何的迅速。在我国这102次发射火箭中,成功发射的无人驾驶的火箭更是多。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迅速。再放眼看看我们周围,我们周围的空调。电扇。电脑。手机,无一不是古代人民想都不敢想的,这些难道不是古代中国的梦,古代人民老少的梦吗,他们都标志着我们科技的巨大进步。

中国梦便是青年的梦想,青年的梦想便是科技的梦。现在在许多的学校都有什么航母模型的比赛,飞机模型飞行的比赛,这些比赛虽然很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青年梦想的起步点。

中国梦,青年梦,科技梦,其实这些梦的本质不外乎是一个强国的梦。现在的我们还太过年幼,不能做什么重大的事,能做的只有好好读书,在将来回报祖国。所以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3

美丽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电视机里在播放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知道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强大,一步一步的朝着科技强国,科技大国迈去。

从原子弹到远洋船,从东方红一号到杂交水稻,中国作为泱泱大国正一点一点的科技的力量武装自己。虽然,我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爷爷奶奶说的粮票布票的时代,也没有见过爸爸妈妈口中的二八车,bb机。但是现在的我们看到的是科技强国带来的震撼。有一天,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成为了现实。我们带着古人的梦想,登上了月球。星空浩瀚,而星空下的中国梦更美。每每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壮举,我内心就燃起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怀。是科技带来了国家的进步,是科技托起了强国的梦想。中国速度,高铁的建成使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也更方便了。20xx年突发的疫情,让我没能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但是关于科技进步的消息却依旧传来,9天9夜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诠释了中国速度!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一名发明家,我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强大祖国,可能现在我还是一个小孩子,但是我却相信,科技强大了,祖国就会更加强大!少年强则国强,我愿意怀着这样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学习科学知识,直到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4

梦是春日里的一颗种子,它被播种在人们的心中,通过我们的不懈地努力与追求,它会不断长大……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网购,就是其中之一。

星期天,我和妹妹两人待在家里,玩着电脑,没人管的滋味真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玩着玩着,时间“唰”地一下就过去了,午饭时间到了,可家里除了我们俩,就没别人了,想叫外买,可身边没钱。妹妹饿得有些恼火了,无奈地说:“家里除了这台破电脑,就什么都没有了。”对啊,电脑。我想我可以在网上购买啊,还不用出家门,是个好方法。我迅速打开网站,上面吃的品种多得数也数不清,要什么有什么。选好了吃的,用支付宝把钱一付就解决了。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外卖就送到了,真是方便啊!

吃着外卖,妹妹说;“马云可真牛,开创了这么一个平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不少便利。“马云,到底是怎样才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在百度上打入“马云”搜了一下,发现他在年青时,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得了成功。他经历过许多失败,他干过许多职业,他在不断地努力,在年青时,他也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奋斗着,才能在他35岁那年取得成功。

如今,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这都来源于那最初的科技梦!

我们正值青年时期,我们应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要为梦想,敢于奋斗,拼搏不断前进,尽力去实现自己的青年梦!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我们的梦是伟大的中国梦,我们的梦是能够傲首挺胸的唱出:“手牵着手不分你我,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心中的那一个勇于奋斗不甘屈辱,不甘落后的中国梦!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5

百岁之前,青年无悔,揭竿而起,爱国壮举洒遍九州大地;百年之后,青年担当,科学强国,爱国热情滋润海内之土,。如今,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国内机遇挑战并存,正是青年人摩拳擦掌的大好时机。吾等青年,当以青年奋斗,兴科技强国。

时代在召唤,青年应立鸿鹄之志,做奋斗强者。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已然成为国际舞台竞争不可或缺的部分,想强国富国就需注重科技研发。令人捶胸顿足,受制于人的中国芯事件、中兴事件,引发国内企业哗然。这些都是我国的短板痛处,如若不补齐,后果将不堪设想。而青年一代,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奋斗强国正是急不可待也。

回首成就,皆可寻觅青年身影。忆当初,长征7号与天宫2号对接的科研团队,随处可见青年大展身手;想当时,核聚变装置小太阳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过而立之年;念当时,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研发队伍多由青年组成。不胜枚举的青年,正不遗余力的为祖国添砖加瓦,谱写富强辉煌的赞歌。“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正是描绘青年如朝日,如猛虎之不凡力量。青年是祖国新鲜的血液,不计其数的中国成就有青年的贡献。过去和未来,正如催化剂一般,加速着科学的发展,国家的繁荣。

细看进步,都可发现年轻名册。改革开放以来,尽有青年彪炳史册。昔有陈独秀等青年,致力祖国。创办《新青年》,以科学民主先进的思想救国救民;今有林鸣等青年,用奋斗与汗水建成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推动了三地的沟通与发展。许许多多的青年人都怀有一腔热血:尽一腹才智,强一方中国。正如梁树莫先生所言:“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是的,在这豪情满怀的青年的英雄时代,吾等应加倍努力。扬科学旗帜,强崛起祖国。

于行为,青年须克服万阻,用奋斗,以科学强国。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不免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来无数诱惑。网络原住民,草莓族,垮掉的一代等等标签也被贴于青年一代身上。然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克服诱惑,不断完善自我。匡正自我。以奋斗,以行动说话,以创新精神推动科学进步,国家发展。

青年正与祖国繁荣联系在一起,以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来让我们共同兴科学强国。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6

在今天的世界科技发展快的夸张,上一秒动若风云,下一秒变化莫测,中国科技也是如此。

军事发展:

歼xx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5代制空战斗机,它采用了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上反压抑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配备了新型的pl15和pl12空对空导弹,这一机型诞生使我国的`防空,空中袭击都得到了有效进展。

东风21导弹是我国火箭军装备的一型陆机动式中程导弹,是我国第1代固体燃料导弹,它两级固体发动机采用聚丁二烯复合推进剂,第一合金高度钢壳体及射程可以在我国边境3千米以内拦截敌方攻击,对我国陆军军种有很大的帮助。

95式自动步枪,虽然它是1997年服役至今,但仍是我国陆军的主要枪形,此枪口径5.8毫米,为无托式,结构稳定,信号精确度高,枪身较短,平衡性优良,携带方便且可全天候作战,5.8毫米子弹可在100米内击穿8毫米钢板,并仍带微弱杀伤力,是我国陆军主要武器。

核科技发展: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1号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当今的世界科技发展快的夸张,上一秒动若风云,下一秒变化莫测……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篇7

12月25日出版的2022年第24期《红旗文稿》杂志刊发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的署名文章《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深入阐述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和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要求与实践路径;表达了自觉肩负起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抢抓历史机遇,把握历史主动,勇于创新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坚定决心。现将全文转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吴燕生

一、牢牢把握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意义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既体现了航天事业优良传统,也是立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和内在要求。

二、牢牢把握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

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确保航天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圆满完成这些工程任务,除了需要资源投入,更需要具备强大组织、动员、协调能力的举国体制来保障。中国航天事业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靠的就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举国体制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强大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形成发展的整体优势和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确保尽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圆满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务。

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强企战略,壮大航天战略科技人才力量。在“育才”上,要立足发展实际,确保培育人才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对接,注重在航天重大工程项目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壮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交叉融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工程任务中担当重任。在“引才”上,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紧紧围绕航天事业发展需求,集聚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用才”上,要持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赋予科学家、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在“评才”上,要坚决破除“四唯”问题,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航天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真正让人才潜心科研,无后顾之忧,能出多出快出创新成果。

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责任,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瞄准瓶颈短板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开辟独创、独有、引领发展的创新路径,进军具有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技术领域,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坚持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同步推进,突破航天领域“卡脖子”关键和共性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统筹推进集成技术创新、核心专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基础技术创新,为创新成果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预先研究、再到型号研制的过程提质增效。深入开展贯穿科研生产全过程的数字航天建设,推动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与航天科技科研生产体系深度融合,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

三、牢牢把握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实施航天重大工程项目。航天强国要具备全面的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管控太空能力。实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航天重大工程是我们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完成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首飞,加快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新换代,提高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月球极区采样返回、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构建等中国航天发展新的里程碑。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连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响应迅速、精准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组合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空间安全环境全球监测与治理等重点工程,积极发展载人登火能力,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深化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挥系统工程优势,按照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加强创新资源统筹,改进资源配置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构建新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打造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做好科技管理改革“加减法”,让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厚植航天科技创新发展的沃土。进一步畅通跨型号、跨单位、跨军民的转化渠道,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单位、创造者和转化者等各方权益。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系列精神。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弘扬家国情怀,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每一位航天人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以钱学森、孙家栋、陆元九、叶培建等科学大家为标杆,立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用实际行动兑现“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庄严承诺。将航天系列精神和航天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坚持技术传承与精神传承并重,大力培育严慎细实的优良作风,以极其严肃、极端认真、极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真正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理想。以航天系列精神为灵魂,积极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来源/《红旗文稿》 编辑/许培楠 审核/李淑姮 监制/黄希)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2023年科技活动工作总结6篇

2023年科技活动工作总结优质5篇

科技工作2023年工作计划最新8篇

科技工作2023年工作计划6篇

2023年科技活动周活动总结精选8篇

科技工作2023年工作计划优质8篇

科技工作2023年工作计划精选8篇

强国复兴演讲稿6篇

强国演讲稿5篇

强国演讲稿推荐8篇

2023科技强国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