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校的观后感8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写观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细节,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学校的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8篇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1

今天下午,陈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魁星楼五楼的学生阅览室、书库和教师阅览室。

我们首先参观学生阅览室。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排桌子和椅子,有的是波浪形,有的是圆形。圆形的桌子是绿色和红色的,排的非常整齐。在东边的墙上有几个书架,都是小鱼形的,非常可爱。书架上面的墙上有一排大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西边的墙上有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架上有许多书,《芝麻开门》、《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上下五千年》……北边的书架像一座书山,上面摆放着很多书,让我想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书库。一见门我就惊呆了,书库里有9个大书架,每个书架有6组,每组里有7档。也就是说一个书架上就有两千五百二十多本书。九个书架一共有两万多本书呢!里面主要是文学类多一些,其中有4个书架都是放文学类的书。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教师阅览室。一见门我就看见六张桌子整整齐齐地排放,南边有一个放报纸的架子和一组沙发,其它三面都是一些书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图书室的管理老师把许多教学杂志进行了装订,全年12册装订成一大本,这样老师就可以把全册的书都借到了。这些书有:《宇宙索奇》、《化学世界》、《家长》、《小学语文教师》、《环球》……啊!图书馆可真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里面尽情的翱游。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2

9月15日,我们小记者团又组织我们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一来到图书馆,它的建筑特别吸引我的眼球。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钱学森的草稿和名字,还有一个倒着的红色金字塔。走进了才知道那红色的金字塔是钱学森爷爷的笔记。这样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让人难忘。

馆内展示了钱学森爷爷的生平事迹。一件件的展品无不叫人震撼。在我印象里有两件展品令我颇有感触。一件是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有人可能说手稿有什么感触。可钱学森爷爷的手稿深深地打动我、吸引我们、感染我们。他的手稿很整洁,几乎没有一个错字,书写的`很认真,连标点这种小细节都不放过。最震撼的是一份考卷,考题他全做对,可最后批改成绩为96分,因为一个公式的下标漏标,连老师都没批改出来,还是他自己发现的,可见他做事情的认真程度。钱学森爷爷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等等,我想这些荣誉和他做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第二件是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书籍。这可不是一本两本,那是两面墙。而讲解员介绍说这只是钱学森爷爷看的一部分书,太让人震撼了。书的类型之广,有政治,有物理等。总结下来钱学森爷爷是个做事一丝不苟,努力勤奋的人,而且还是个热爱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人。

通过这次参观,想到我平时在做数学题时,老是加看成减、减看成加;读语文课文时,不是添字,就是漏字,妈妈说我有点小迷糊,而且还没有信手看书的好习惯,这些似乎和钱爷爷的学习习惯差太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加把劲,从钱学森爷爷做事的一丝不苟、勤奋努力的精神学起。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3

我们今天去了科技馆,那里有很多很多神奇的东西。

让我来一一给你来介绍一下吧!

来到了神奇的科技馆,为什么说:“是神奇的科技馆呢?因为那里面有神奇的电影,放电影的那个小屋黑黑的,那上面有恐龙,恐龙长的很可怕,恐龙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强壮那么的可怕。它有那么大的嘴,一张嘴就能把一个人给吞进去,它把我们吞进了肚子,周围的人都尖叫着。这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非常非常可怕,这就是电影的特点。

让我来跟你说说外面吧。外面是一个很亮的大屋子,屋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机”,也有安全知识的考题。我的同学们有的在玩平板里的游戏,有的在玩虚拟世界自行车,还有的在答题。那里真的太有趣了!

我玩的是那个平板,平白里面有开心消消乐,有兔子跑,还有很多游戏??我玩的是开心消消乐,还有兔子跑这两个游戏。这两个游戏都特别的好玩,到时间的时候我都不想走了!都想一直一直在那里玩个痛快!我真的是好开心啊!

还有一个“游戏”是钢琴,钢琴这个“游戏”是一碰那个粉红色的激光就能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这个“游戏”也很好玩。

我还玩了防火防灾的.答题游戏,对于这个游戏我一点也不懂,后来我的老师告诉了我,这个电脑给你出选择题,你就选择a、b、c、d。如果你要是答对了,那个电脑就说你真聪明或说你很棒。先前我没有一次听到的是你真聪明或你很棒,而只是听到了:不对,你在玩一下吧!我又反复玩了几次,终于听到了你真聪明,我很开心!

还有最开心的是柜台的机器,那个机器人一听见音乐就不由自主的跳起了舞蹈。它跳着那优美的舞姿,犹如一个少女在轻盈的跳着舞。我们在周围围观,它跳的更起劲了,好像在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你们看我跳得好不好?你敢和我比一比吗?”

那个墙上有很多著名的名字,那有华罗庚,还有诗人李白,还有华佗,李时珍,还有许多许多的著名的科学家。那里介绍了他们是怎么学医的??我又认识了这些著名的科学家。

时间到了,我们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回学校了,走啊走啊走了好长时间,到了学校,我们赶紧回了班级,穿上衣服就回家了。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学到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还玩了那么多的游戏,让我明白了安全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做出强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参观的科技馆,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学问。来吧,到科技馆来吧!你一定喜欢这神奇的科技馆!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4

首先,我们去参观学生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可大啦!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几张波浪形的桌子,可爱极了。然后是几架小鱼一样的书架,最后我们往后面走去,看到后面的书架比前面还多。这时,我注意到了东边墙上的大红字:好的书籍最珍贵中的.珍宝;西边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让,这些话都是出自名人之口,让我真切地感到书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

走出我阅览室,我们来到了书库。我数了数,书库里有九个书架,每个书架有六组,每组有七档。书库里的书可多了。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假如给三天光明》、《动物会议》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啊!这时,我们注意到了桌子上的两台电脑,这是用来借阅读图书时扫描借书证的,只要扫一下,就把要借的书给你了,电脑里就有了借书的记录了。真先进!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教师阅览室,刚进门,我就看见绿色的沙发、绿色的桌子和绿色的椅子。一片绿色在我眼前铺开,绿色是清新的颜色,让人有种神清气爽之感。教师阅览室虽然没有书库和学生阅览室那么大,但是里面的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最后,我们离开了图书馆,回到了自己的班级。路上,我在想:“知识最多的地方,还是图书馆。我以后要常跑图书馆才对。”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5

我们升入一中这个大家庭,已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只对学校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它的一些多功能教室,我们还一概不知。

为了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一中这个美丽的校园,周五下午,谢老师特意安排我们对于学校进行参观。得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激动万分,我的心中更是对这次参观充满期盼。

下午的2点40分,谢老师带着我们直奔六楼的音乐教室,参观从这里开始了。

音乐教室,有一架钢琴,还有着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乐器,在这里或唱、或跳、或静静欣赏……真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平台啊。

美术教室,有各种各样的作品,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画抽象画、素描、写生……,还可以临摹享誉世界的著名美术大师的作品。

机器人教室,是我们一中获奖最多的兴趣教室。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vex“机器人,以及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头脑风暴“机器人。我们能学习到很多有关机器人的知识,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教室s之一呢!

在我们一中校园里,还有一个阳光农场,这可真让我们感到意外!同学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农民伯伯耕耘时的艰辛,也可以品尝到收获的快乐。有玉米、茄子、丝瓜等不同的农作物品种,供我们实地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课的新天地!

接着我们来到了校史室。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学校占地63亩,老师有230余人,学生有5116名。教学班,就有66个。这么巨大的数字,让我惊讶万分。

我们学校的校魂是:君子文化,我们要像一位有文化的君子一样言行举止风度彬彬。校训是:志存高远,厚德博学。这几个词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个高远的志向,还要有良好的品质和渊博的学识。

参观结束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学生都想进入一中这所学府。这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韵和高科技现化的教学手段,把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毕业生学送进高中的大门,走向社会,成为国之栋梁。

今天,我们以一中为荣;明日,一中以我们为傲!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6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可他们却创造了非凡的教学成绩。说起他们的故事亦是平平淡淡,可是这些平凡的一件件小事不断累加,在长长的岁月中积淀出感人的力量。数一数他们的荣誉,看不透的是荣誉背后有多少层汗水。对此,他们淡然一笑,他们的眼睛只注视着脚下正在开垦的土地,他们的心中只装着园圃里需要及时侍弄的小苗。

是什么让他们爱得这么深沉?他们这样披星戴月、孜孜不倦。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坚强执着青春不悔?他们这样埋头批备、刻苦专研。又是什么让他们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照耀着从他们面前走过的每一个学生?是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一条崎岖坎坷却富有情趣的山路。一路行来,既有鲜花芬芳,也会有荆棘划伤。但是他们始终举着知识的火把,用激情燃烧的青春,照亮人生的方向,照亮学生的心房!

黑发积雪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用热爱,用坚强,用勤奋,用智慧生动地诠释了“教师”这个朴实而美丽的词汇。也许他们的脚步来来回回只局限在三尺讲台上,但他们的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也许他们的声音叮咚如泉,只回荡在四方校园的上空,但他们的精神却永放光芒。

蜡炬成灰,热血丹心,甘为人梯,落红护花,无私奉献,严父慈母等等,也许你会认为这些都是溢美之词,但是当你看了这些老师真实的事迹,真实的人生,你就会明白,我们的感动到底来自何处;你就会明白,真正感动我们的是这些老师把“爱”进行到底。

宽甸一中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推荐、自荐,有32人入围,成为候选人。再经过教师投票,学生投票,领导投票,10人胜出。其实,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这32人,这10人,更是整体一中人的拼搏精神!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7

20xx年3月13日,我校一行共10人前往兄弟学校取经学习。学校的校容校貌,人文气息浓厚,令我们所有的同事赞叹不已。

一进校门,大家就被校园的整洁而感到震撼。这是一所区级学校,校园能保持这么干净,这得有多少后勤工作人员才能做到这整洁度啊?当我们问及这个问题时,该校的教导主任告诉我们,学校的卫生、绿化只有一个校工在做这项工作。教导主任的回答再次让我们震撼,这太不可思议了。有一个细节让我不得不提,走廊贴的东西竟然那么整洁。没有半点的皱。

一进大门,我们就被校园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举手投足之间,看到的全是精心设计的标语:“请、您好、谢谢、再见”,“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不以大欺小,不欺辱同学”,“把饭吃饱,不浪费粮食。”,“你能行。”,“抬起头来走路”等等。标语具体、亲切、实在,是暗示、是激励、是安慰,更是信任。学校从行为习惯、文明用语、德育,从点滴做起,使学生一走进校门接受。

第一节课下课了,因为我们要随堂听一节课。我听了一下五年级有数学课。(老师上课的内容在这我就不赘了是一节常态课)。一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教室的座椅非常整齐,桌上摆满学生的教辅书。教室的墙上贴有醒目的标语。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布置得非常合理。才是预备铃,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到了上课的状态,没有追赶,打闹的现象。同学们都是统一的着装,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勤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从外观看,我原本还以为这是一个重点班,因为我看到每一个同学都有书、练习本、笔,而且每一个同学听课神情非常专注。但是从同学们回答的课题问题上,我就了解了,这是一个普通班,后来也得到的证实。我想一个普通班尚能做到这么优秀,那么重点班更是出色了。

这节课下课铃一响,我走出教室,看见我们学校担任班主任的同事和我一样,都急于寻找答案,就是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们抓紧时间询问了很多关于如何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同时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及设想今后在班主任工作中该如何去把工作做得更加好。

短暂的半天之旅让我收获很大,我觉得这次收获最大的是我深感到我们中学的教职工非常团结,大家都是抱着一个学习经验的的任务而出发,也满载而归。我想经过校长和老师的努力,我们学校也会那样好。甚至比他们更上一层楼。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篇8

我们从清华大学的东北门来到清华路,这条路幽谧寂静,高大的法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路的两旁,绿树成阴。沿着清华路往西走,很快就到了清华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二校门——清华园。

清华园里有几座早期建筑:清华学堂、土木工程馆、水力实验馆……好多游客都在建筑物前留影纪念。咦,不远处那么多游客围在那里看什么呢?好奇的我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铜雕塑。这个铜的中间凸出一个人脸,脸周围满满地雕刻着由1和0组成的数字及一些文字,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围观的人说摸一下它的额头和鼻子就能吸取它的悟性。你看,这张脸上的额头和鼻子处显得格外明亮。我也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于是我就摸了n次,嘻嘻……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工字厅,据说这里是以前校长办公的地方,他是位知识渊博的人,门口两旁守卫的石狮子都被校长的渊识折服地低下了头。我跑过去敲了敲门,真希望校长能为我打开清华大学的大门。

清华大学还有好多胜景,像水木清华、闻亭、近春园……清华校园这么大,我想用一天的时间也未必能参观完

一路上,我闻着花香、听着鸟鸣,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清华大学。回首遥望那金灿灿的“清华大学”四个大字,我暗暗下决心:等我下次再来时,我会以本校学生的身份走进这个大门。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供水厂的参观心得5篇

学生参观企业的心得体会7篇

学校我的学校作文优秀8篇

参观工地的心得体会6篇

参观科技展的心得体会模板7篇

参观保险公司的心得体会5篇

参观科技展的心得体会6篇

参观马的心得体会范文优秀5篇

到科技馆参观的心得体会5篇

到科技馆参观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参观学校的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