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够把复杂的情感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深思与感动,写作文不仅是表达,更是思考的延伸,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智慧的光芒,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和文化作文8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和文化作文800字篇1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金岁再见街道火树银花,春节又毋庸置疑的来到了人间。
在我的记忆中,年,从腊月初八开始。腊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绿豆,熬成一大锅,哦!香喷喷、热腾腾的!没过够!腊八粥腻了,再来两块绿豆芙蓉糕,香甜解火。腊八初八就在八宝粥的香味、绿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欢笑声中度过。
小年——腊月二十三,妈妈清早起床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块糖——往往是糖瓜,有时也会换成牛轧糖,寓意是叫我们不要说错话。这让我联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爷听到觉群在过年时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就在堂柱上贴了一张“童言无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这天晚上,总有一碟碟精致的糕点在窗台上等着我“光顾”,虽然妈妈一再强调那是贡品——给灶王爷的,但我依然抵挡不住那些糕点的香味。
除夕夜,小孩手中总又多出些烟花、鞭炮,三五成群,点起炮来。我倚在窗边,回想起来,两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个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过来训斥。不过一刻时,一哄而散的孩子们又重新聚拢过来,爆竹声此起彼伏。除夕夜中,回忆最深刻的不是包饺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小时候,除夕必须要守岁的,我往往熬到一点多便撑不住了。朦胧睁开眼,又是赵本山的小品开演了。
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放眼望去,却是满地的红纸屑。中午的团圆饭,人们分成了四大阵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老人们总是忙个不停——烧个菜、盛个汤,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十分开心。女人的话题则往往是某某的皮肤好,某某的衣服贵,某某家的孩子成绩好之类的。男人们喝多了,在饭桌上“信口开河”——今年领了多少年中奖,给老婆孩子买了多少礼物,月薪涨了多少,等等。孩子们去哪了?他们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饭菜上了吧。
记忆中,院中有一颗红梅树,红色的梅花绽放枝头,轻轻摘一朵,放在鼻尖,嗅了满鼻的花香,还带了一点迷人的香草味。欣赏远处风景,心却早已飘到开学的日子。
春节像思念般漫长,日子般匆匆!
和文化作文800字篇2
“乐乐,小记者团要去宝鸡民俗博物馆参观了!”当听到妈妈兴奋地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想着:不就是农村里的一些古老的、落后的生活习俗吗?这都什么年代了,早该过时了。带着这样的念头,我硬着头皮来到了宝鸡民俗博物馆。
一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两只泥塑动物吸引了,耳朵像扇子,眼睛像铜铃,脸蛋像足球,身体上印着花,前腿立后腿坐,显得很威武。一问我才知道这是一对凤翔泥塑坐虎,是艺人们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他是正义的化身,用来驱魔辟邪。这让我想到了去年叔叔的孩子周岁时,亲戚送来的那只大老虎,原来是对孩子长命、富贵的祝福。
看到这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了。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我们西府特色的剪纸,那个我在农村老家的窗户上见过,再仔细一瞧内容,那不是我长挂嘴边的那个顺口溜“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我禁不住念了起来。不知不觉来到了西府人生展区,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孕育、诞生、成长到死亡各个“节口礼仪”。在“人之初”展厅,我知道了“抓周”“钻曲联”“碰干大”的含义,看似平常有趣的习俗,却包含着父辈对儿孙的美好祝愿,让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奶奶亲手做给我的虎头鞋,一针一线都藏着奶奶的祝福。“婚嫁娶”“福禄寿”展厅里,“谢媒、哭嫁、摇床”,听起来让人似懂非懂,但一个个逼真的生活场面,父辈对儿孙的疼爱,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儿孙们的孝顺关爱,让我对这个讲究礼仪的西府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已经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来到“宝鸡风尚”展示区,有西府人吃年饭、过大年、耍社火的热闹场景,有女孩子翻绞绞、抓羊拐,男孩子打砖牌、敢丑等童年趣事,更有当铺、磨刀子、扎扫帚、补锅、油坊等生产生活,让我身临其境,成为其中的一员,过起了有滋有味的西府日子。
参观活动结束后,大记者们又组织我们制作了马勺脸谱,这可是宝鸡民俗的又一大特色。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黑色、红色颜料完成了象征正义的包公形象,虽然看起来简单粗糙,但留给我的却是对宝鸡民俗文化由衷的喜欢和欣赏。在这里,我要对宝鸡民俗文化点赞!为勤劳智慧的宝鸡人民点赞!
和文化作文800字篇3
新春将至,嗅着空气里浓浓的年味儿,不禁情以心起,有感而发。
每一年,伴随着落下的一页页日历,飘下的一片片雪花,平凡的日子渐渐被染红,年味儿也悄无声息的渗透到千家万户。
等到哪一天,无论是那个大忙人,都放下手中的活儿,开始筹备新年时,春节才渐渐走进。
孩子们的欢喜是从腊月初八这天开始的。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端起那一碗碗载着丰收与希望的腊八粥,不必尝,浓浓的年味便涌上心头。
腊八以后,便是繁忙而有滋有味的春节准备期,大扫除、杀鸡宰羊、蒸花馍、写对联等各种独其春节特色的活动接踵而来。对于孩子们来说,最盼望的还是那道道都让人欲罢不能,垂涎欲滴的美食。在美食上,家长们便分外用心,他们将满心的欢喜连同新年的祈愿都揉进了食物中,这才使得春节美食在美食界中独树一帜。
另一件令孩子们兴奋的事便是买新衣服了。忆起儿时每次试穿新衣,总要在镜子前转到把自己转晕为止,然后才不舍得脱下放到柜子里,准备新年穿。
腊月就这样在美食与新衣中过去了,时光的指针终于指向了大年三十。
若要问我一年就哪天起床最早,大年三十便当自无愧了。无法言说那种喜悦,只感觉睡在被窝里有一只手悄悄地挠你,让你不得不起来。
对于孩子们来说,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直奔新衣服,等了一个腊月的衣服,在这一天,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穿上了。
接下来便是提几根鞭炮跑下楼去响,年三十这天的炮,分外亮,惊天响地。
吃完午饭后,一转眼到了下午,约上几个小伙伴到外面,尽情撒欢儿,也不会有人责骂。
孩子们,往往玩上一整个下午才会回来,满身尘土的回来,已是晚上了。一个个饱满的饺子下锅后,浓浓的年味,别随着腾腾的热气升起。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享受便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餐桌前分享美味。
饭后有些人喜欢到外面放鞭炮,据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仅可以送走旧年,还可以迎来新一年的福气。
就这样,除夕,便在满天烂漫的烟花中隆重地结束了。
浓浓年味儿里蕴含的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底蕴,,更是中华千年传承的沧海遗珠。
和文化作文800字篇4
有谁知道针灸吗?据说它有许多用途还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科疾病……哇塞,我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崇拜针灸这门中医疗法了!也就是因为那件事,让我对针灸彻底刮目相看。
记得我两年级时,奶奶得了慢性肠胃炎,她一次次到医院求医,吃了各种类型的西药,可还是无济于事。她进食后胃部依然剧烈疼痛、恶心,甚至还会呕吐。我们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呀?后来,妈妈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得知中医针灸可以治疗慢性肠胃炎。在这无助的时候,我们好似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星期六早晨我们一家人带着奶奶早早地来到岳阳医院就诊。挂了号后,我们坐在座位上足足等了一个小时,终于排到我们了。医生了解奶奶的病情后,决定使用针灸疗法来治疗。我偷偷地从门缝里张望着,只见医生手握一根细细的针,看着就让人汗毛竖立。她将针扎进奶奶的皮肉里,到一定深度后,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着针柄,如果躺在病床被扎针的那个人是我,我一定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可奶奶呢,却一声不吭,好像针不是扎在她身上似的。接着,医生将另一根一模一样的针扎进奶奶的另一个穴位,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弹针柄,让针微微震动……最后出针时,医生用食指和大拇指按住针孔旁边的皮肉,为了防止出血,她把针往前一压,然后用棉球按住针孔,迅速地一抽,重复着做这些动作,直到针都被一一抽出。
我将信将疑地目睹了整个针灸过程,虽然做针灸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但我发现这时间过得十分漫长。做完针灸后,医生嘱咐爸爸要让奶奶好好休息,一个疗程后病情会有所好转的。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一个月后,奶奶的慢性肠胃炎居然已经好多了,她再也不感觉胃部疼痛了,也不再呕吐啦!我们一家人欢呼雀跃。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原来针灸是一种用针刺、艾灸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是我国独有的、世代相承的医学魁宝,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我的介绍你觉得针灸神奇吗?
和文化作文800字篇5
2003年,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尼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05年,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民俗被抢的消息传到国内,国人一片哗然,痛骂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更多的则是无奈和痛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西化,很多人信奉天主教,热恋圣诞节。然而,在崇尚洋节时,似乎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觉意识。
很多中学生能熟练的用英语读写,却看不懂文言文;对牛顿、培根奉若神明,对老庄、孔子却形同路人;说起西方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一无所知。仔细反思,究竟还有什么传统文化也已濒临失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们每个国人自己的事。我们要熟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体验古人在诗词里面留给我们的意境美;我们要多听《贵妃醉酒》,从传统戏曲中领略民族艺术的风姿;我们要过清明节、端午节……在节日中颔首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要学习儒家经典、道家理论,那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可以以此培育我们中华学子的“中国心”。
如今,国家为保护民俗文化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为了法定节假日。央视《百家讲坛》也先后推出了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庄子》、钱文忠的《三字经》等,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古代文学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创新,深受大众喜爱,从而带动了国人对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清明时节的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时与家人的团聚,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读孔子、学老庄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都来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和文化作文8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