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读后感,我们让作者的思考与自己的经历相遇,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得以捕捉书籍带给情感世界的微妙涟漪,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5篇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篇1

说起数学,人人第一感觉肯定就是两个字“复杂”,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可是现在我却感觉到数学变的可爱,变的简单了。

我的数学老师姓吴,鼻梁上总挂这一副眼睛,他让我们在玩中学,从而,就让我们更加喜欢数学了。

那天早晨,天公不作美,风呼呼地刮着。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有气无力地报道上课的到来。

就连同学们都耷拉着脸,不停的打哈欠,仿佛刚睡醒似的,窗外的杨柳也不得不被冷风吹弯了腰,一切沉没在寂静的空气中。

“哒…哒…哒…”一阵利索的脚步声渐渐接近,同学们精神逐渐活跃起来。

只见,吴老师笑着站在讲台上,他总爱挑挑眉毛,撅撅嘴巴,再看看老师手上的一堆的有趣的'东西----班里顿时兴奋起来,有些人甚至欢呼雀跃,凝固的空气霎时间活动起来。

老师摇摇手,示意要开始讲课了。

老师调皮地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圆锥,哈哈!你们有办法知道我手中的铅锤的体积吗?哼哼!看看谁最聪明啊!!”班里顿时炸开了锅,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可以把它放进盛水的量杯里面,再看看水面升高多少。

”老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那么,如果每个圆锥都这样测,岂不是太麻烦了?”同学们疑惑地看着老师,“同学,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那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有没有关系呢?”说完,老师拿起剩余的红药水倒进了水里,拿起圆锥,倒满了水,老师把红墨水倒进去,那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老师举起圆锥里的水,问道:“谁知道这里面的水要倒多少次才能把圆柱倒满啊?”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一次就行,有的说不止……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只见第一次,第二次,眼看就要到第三次了,大家屏住呼吸,“哗啦啦!”第三次的倒水奇迹般地把圆柱里的水倒满了,一滴也不漏,顿时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老师脸上似乎也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之色。

“没错,圆锥就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三分之一!”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犹如一只欢快的小白兔在草原上奔跑,随着我们的欢笑声停止。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这区区的40分钟,我们学了许多知识。

在欢乐中学习,使我们学得多,做的也多。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篇2

说起这“趣味数学”我就有些激动!从女儿开始学习“趣味数学”第一节课的那天起,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女儿每天不管忙或不忙,但凡有片刻闲工夫,第一件事情就是喊着要做那个“趣味数学”即使睡觉前趴在床上都会做几页的,看着孩子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投入,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女儿对任何事物的热衷还从没有过连续多日的先例,但是在金子塔“趣味数学”却真实的“颠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

在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前我试过用一些自认为女儿可能会感兴趣的方法来诱导女儿学习,但是每次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在接触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初我真实的想法也仅是试试看而已,直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看着女儿对“趣味数学”近乎痴迷的情景,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叫“趣味数学”的东西真的.是很“有趣”。

趣味数学的学习现已告一段落,从女儿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到,女儿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以前都要明显的高好多,同女儿交流时也能发现女儿思维的敏捷程度、知识面范围的宽阔程度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某些方面所具有的能力甚至是一般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很显然这一切受益于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

金子塔“趣味数学”能寓教于乐,从孩子幼小年龄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内容,既有利于幼小衔接又普及了日常知识,比较符合孩子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个人认为有些题目文字描述部分显得冗长繁杂若用类似象形或会意的内容替换一下,教材会更加完美!毕竟在这个阶段孩子所掌握的文字还不是很丰富,如果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协助势必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材内容的量上如果能再丰富上一点点那将是锦上添花!比如可在自然和科学知识等方面再有所充实。

对“趣味数学”教材和“趣味数学”的老师,我感觉用“很棒!”两个字概括还是很合适的。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篇3

寒假里,我看了很多课外书,有《最有趣的30个数学故事》、《马小跳玩数学》等等,其中有一本是老师推荐的《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会先引出一个生动的例子,再提出问题,最后由名师进行讲解分析,最后总结并且还会掺插许多生动的故事,非常的有趣。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我最感性趣的地方,那就是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中,惟秒惟俏,恰到好处,浅显易懂。比如:快乐足球就是用传球路线形成的几何图形,根据计算线段的原理来解决,太有趣了。又比如:怎样洗衣服最省水,就是一种分配定力的'问题,从而引深到煎中药,煎中药分二次,第一次用一碗水,第二次用半碗水,效果才是最好的。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终于懂得,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取中药里面的成分。我把这个方法讲给奶奶听,奶奶夸我年纪小小就懂这么多,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好书,看完后我学会了好多课堂上没教过的东西。非常的感性趣,让我的学习充满了乐趣,也使我更加的热爱思考,我太喜欢它了!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篇4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骇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最令我疑惑不解的就是“神秘的旅行”。编辑叔叔们列出的这些题目都是重量级的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然后把答案寄给《趣味数学》编辑部,如果正确,就能当上“探秘骑士”。以后,我要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争取早日当上“探秘骑士”。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篇5

?故事中的数学》这本书是谈祥柏教授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每个故事中都有关于数学的知识。这一个又一个的趣味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数学的道理。这些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我的喜爱。其中几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理解的数字道理。比如,书中有一个故事叫“神奇的'1001”,说1001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数。任意一个3位数乘以1001,你简直算都不用算,只要一眨眼睛,结果就出来了。其办法是:只要把那个3位数“克卤一下接在原始的后面,使之变成6位数学就行了。例如:357*1001=357357,606*1001=606606。非常有趣吧!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本来就很喜欢数学,读完这本书以后,使我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巨大兴趣,让我倍受鼓舞。

我想说,这本书,虽然表面上是在写故事,但它实际上在写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请大家都来看看这本《故事中的数学》吧!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趣味作文8篇

趣味作文通用7篇

趣味跑教案7篇

幼儿趣味跳教案7篇

趣味作文推荐8篇

幼儿趣味活动方案策划7篇

趣味游戏方案策划6篇

体育趣味游戏教案6篇

幼儿园趣味活动方案7篇

幼儿园趣味活动方案优质8篇

趣味数学书的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