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探索不同的观点,培养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作文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1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这不,我和老师同学们在学校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
午后,微风徐来,端午节踏着跫音赴我魂梦之约。一缕叶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倒抽了一口气,感觉得到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在加快。
“预备开始,准备合拢”!张老师的命令重如泰山,如山谷中的洪钟传来,掷地有声,我们像打了强心针似的,迫不及待地推开桌子,嘈杂的碰撞之音似乎成了一曲桌椅交响乐。
很快芦叶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湿漉漉的,抚摸过我们手部的每一寸肌肤,我笨手笨脚的学着家长们包粽子的样子,谁知,我反而成了东施效颦,样子很是狼狈。只好请四处奔走的同学朱子琪赐教。“这个嘛,小菜一碟!”她娴熟地手指勾住芦叶,巧妙地一弯,一个圆锥形的扎粽出现在我的眼前,简直是化拙为巧。
闻着糯米的香味,偷偷嚼着带来的香甜枣子,我恨不得马上就品尝自己的粽子!伙伴王怡卓用勺子从盆里挖出许多糯米,一把塞进弯曲的芦苇叶里头,一边高喊:“陆筱寒,看我的杰作,反正老师说不掉米就行了!”她自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趾高气扬,似乎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作品。
朱子琪精益求精,离开我们小组又去其他小组求高人指点,而我呢,如同一颗闲棋冷子,说来就是“慢摇动弄心悄逝,事事相融也无事”。我朽木脑袋一会儿就忘记刚才的方法,拿起三四根剑形的.芦苇叶,胡乱地包扎一圈,用一根绳子打了一个结。我正准备让我的‘外星生物’亮亮相,老师招呼我们上讲台合影留念啦!
时光荏苒,愿世界在此搁浅。钟表忘记了时光,我们忘记了流年。这次的包粽子活动是多么有意义啊!让我们踩着记忆的流星,寻找爱的落点。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2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全国各地的习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许不同之处。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可是十分的热闹,在粽香的萦绕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许滋味。端午的家乡,如诗如画,凭增了几分古典的气息。
每年端午,父母总会带我去外婆家,至于原因,大概是家乡的习俗。到达外婆家后,外婆总会将早已准备好的'粽子端出来摆在我们面前。儿时的我不太懂事,总喜欢一马当先抢过粽子,自顾自地品尝那由一根细长的红线捆着的粽叶里的美味。后来,父母总会再三提醒我,要让外婆先品尝。
其一,这是外婆的劳动成果;其二,外婆是长辈。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我也收敛了些许,以后总是将粽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让她先尝。母亲说,这叫“孝亲敬长”。粽叶外包的红线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断,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说,这样今后的日子才能一帆风顺。
外婆家的后面,有一条细水长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尽头。每至端午,对这条小河我总是“情有独钟”。将一片新鲜的粽叶放在清澈的河面,用手抚起些许水痕,看着这承载着我美好祝愿的粽叶随波逐流,我心中也会荡起些许涟漪,甚至幻想这粽叶是否会流向汨罗江,与当初心怀远大抱负的屈原会面呢?
当我走到外婆家的菜园时,看到母亲正在帮外婆择菜,两人相谈正欢。等到中午吃完饭后,母亲走到正在洗碗的我身旁,告诉我,老人家都喜欢身旁有儿女相伴,我们与外婆难得见几次面,端午节一定要让她开开心心的!我连忙点了点头,仿佛懂得了久经历史沉淀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
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品味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传承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我们正在践行中!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3
前几天,我们全家去大西北旅游,那里的饮食习惯和苏州有好大的差异,比如说,每顿都会有白馒头,有老酸奶,还有西北人喜欢吃的酿皮、甜醅……,我这个江南人还真是吃不习惯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吃的东西不一样呢?妈妈告诉我,这就叫做饮食文化。
回到家,妈妈打开电视机,让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总共7集的纪录片,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在厨师们的那双“魔手”上,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已经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仿佛听见了那些美食对我的召唤,真希望电视机里的食物能马上飞到我的面前。
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我问过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他们都说看了之后很饿,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播出这部片子,真的纯粹是让我们了解美食吗?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农民们,也许,他们没有读过书;也许,他们的条件没有我们优越;也许,他们没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们有的是勤劳朴实的面庞,坚韧能干的手和善良乐观的心!其实,播出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扬中国人勤劳而又坚韧的性格,是这些,成就了我们大中国的各色饮食文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谁都会背诵,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我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再看看碗里桌上剩下的米粒,总会十分羞愧。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食,也要感谢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们,我们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让美味不仅留存在舌尖,更要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4
小的时候,家里的院子中有一棵樱桃树。
每当到了春天,光秃秃的樱桃树枝上开始发出碧绿的芽儿。新芽儿又细又嫩,伏在树丫之间,点缀着树枝。
天气转热,到了夏天,碧绿色的嫩叶颜色逐渐变深,变成墨绿,绿叶周围出现了一小圈锯齿。
经过一夜,绿叶之间赫然出现几粒小绿点。“结樱桃啦!结樱桃啦!”看见樱桃的我,兴奋地站在树下又唱又叫。
渐渐地,樱桃变红了。金色的阳光穿过薄薄的樱桃皮,晶莹剔透的果肉,发着淡淡的光亮。樱桃皮下,隐约能看见有汁水在流动。
看着绿叶间一个个圆圆的樱桃,我垂涎三尺。每天都拉着爸爸,一遍又一遍地问:“樱桃熟了吗?可以吃了吗?”
终于有一天,爸爸从仓库中拿出来一根长棍,长棍顶上是一把锯子。他大喊:“快来摘樱桃喽!”
听到这叫声,我和另外一些孩子们立马冲了过去,生怕落后了吃不着樱桃。
爸爸举起那把锯子,调整了一下长度,直接把锯子架到樱桃树上,选了几根樱桃结的.最多的树枝,连枝带叶一起锯。枝条粗壮,爸爸锯的时候略显吃力,咬着牙关,皱紧眉头,一下一下地锯着。
“啪嗒!”树枝落在地上,绿叶四散飞扬。我们立马伸手,将一个个樱桃从树枝上摘下来,扔进篮子里,放在清凉的水下洗了又洗。
洗干净的樱桃“吹弹可破”,表面挂上了几粒水珠,散发着无限的诱惑。我们迫不及待地将樱桃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樱桃皮就破开,凉丝丝的果肉又酸又甜,汁水四溢,流进喉咙,滋润着嘴巴和发干的喉咙,清香的气息从嘴巴直通整个大脑,直接让身体放松下来。
我们一边吃,一边将洗好的樱桃兜在衣服里,一口一个,这些樱桃不仅滋润着我干燥的唇舌,也滋润着我的心。
儿时的樱桃是那么的特别。此后,不管我吃了再好的樱桃,也比不上自家樱桃树上的那些果实。这些樱桃,不仅美味,还饱含着儿时的快乐与记忆,总使我想起,以前的夏天发生的那些事儿。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5
今天是端午节,以往的端午节,我们一家四口都去外婆家过,那热闹的气氛、浓浓的端午节味儿,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中,端午那天,外婆一见到我们,像小孩那般乐开了花,忙着拿黄瓜、黄金瓜、麻花塞进我们手中。
既然是端午,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外婆包粽子了。桌上放着粽叶、糯米、红豆、红枣、五花肉,还有扎粽子的线。外婆麻利地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握成锥形,然后,放些糯米,再放红枣,(是红枣粽嘛),放上两颗或三颗红枣,用手把糯米压实,再把粽叶对折过来包个严实,用线捆结实、捆紧。看着外婆熟练地包着一个又一个粽子,我也忍不住了,试着去学,两片棕叶拿在手,无论怎么折都没有外婆折得好,糯米不是放太多,就是放太少,最后包起来一点样子都没有。可谁会在乎我包得好不好呢,外婆看见了还一直夸我。
阵阵粽子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子,仔细闻闻还夹杂着红豆、红枣、五花肉的香味……
正沉浸在对以往端午节的回忆里,妈妈的手机响了。我竖起耳朵,果然是外婆打来的,心里不禁美滋滋的',等下就可以去外婆家啰。然而,耳边传来了妈妈的话:“老妈,今年端午在家过了,斌的家庭作业很多,还要复习,星期一要月考。”我听了,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下脑袋,闷闷不乐地继续埋头做作业。
窗外飘来阵阵粽子的清香,邻居家在烧粽子过端午了。
傍晚,妈妈催促还在做作业的我:“先吃饭吧,等会吃完饭再做,抓紧点,还得复习一下,准备明天的月考。”
坐在餐桌前,看到丰盛的菜肴,有黄鱼、黄鳝、黄瓜,确信今天是端午节,知道妈妈忙了一下午。可我心里分明觉得缺少了什么……
不经意地,那端午的味儿在悄然间淡去。我记忆中的端午还会回来吗?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6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的节假日一般皆与家人一起度过,像端午节,一般就是吃吃粽子,挂几个纸葫芦,我们北方也没有赛龙舟这样有仪式感的大型活动,对了还有那三天的假期,如此这般就过去了。
而今年,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的端午节将在十一班这个大家庭度过。
企盼了好久的两节课终于到来,大家欢庆着,纷纷拿出粽子,老师却大汗淋漓。
活动开始了,老师们拿出一包包的药料,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接下来五颜六色的.香包接踵而来,颜色虽不同,却是每种都有自己之所在,我选择了自己最爱的紫色,为最爱的人祈求好运,香包制作步骤却是很简单,就是把各种我不认识,不知名的药材撕碎,让它们散发独特的滋味,然后再装入香囊中,即为大功告成。
编五彩绳,这种五彩绳与市面销售的一种很是相似,只不过像放大版,五彩交织一簇,似五仙同入凡尘,后见第二种编绳技巧,看老师编出来甚是好看,就不假思索地拆掉了原来像麻花瓣的那一种,随着老师翻飞灵动的手指,我的手指也上下翻飞,很快就编好了另一种,看起来是那么耀眼,那么与众不同。
所谓画彩蛋,是在塑料空心的一个椭圆球体上画自己喜爱的图案,我选择了最爱的熊猫,可能是只画黑色一种单色,看起来有点突兀,却不能因此改变熊猫的颜色,转念一想,开心最为重要。
终于吃粽子了,暗绿的粽叶散发淡淡的清香,轻轻剥开粽叶,一阵阵米香钻入我的心中,轻咬一口,糯糯甜甜,使人赞不绝口,同学们的感受也应如此吧,不然怎么会连嘴角边的米粒也无暇顾及呢?
棕香飘散,浓情端午,让我们对每个节日都有了企盼,亦有了收获的意义。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7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电视台",我还以为江西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江西的美食上场,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陕西、山西的面食,东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笋,云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庆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云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篇8
我的家乡湛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其特有的美食文化。我吃过各种各样风味美吃,但我觉得都比不上家乡湛江的海鲜美味。
先为大家呈上第一道菜“蒜蓉蒸沙虫”。一条条雪白的沙虫,整齐地躺在晶莹剔透的粉丝上,头戴翠绿的葱花,洒上油炸蒜蓉末,在“一青二白”中多了温暖的金黄色,好像是白色的沙滩上洒下一缕缕阳光!这真是色与形的完美搭配,让人见了不禁垂涎三尺。
第二道海鲜佳肴“蒜香龙虾”。龙虾清洗后开边,爆香蒜蓉,葱花、洒在龙虾肉上,用大火蒸10分钟,鲜味十足的龙虾配合爆香的蒜葱,还末到口香味已经俘虏了味蕾。这是硇洲岛渔民的家常菜。龙虾还可以用姜爆炒至八成熟后,放进白粥里煮20分钟,再洒上葱花,用来提香,这是海鸟渔民黄海妹自创的龙虾粥,远近闻名,许多人慕名来品尝。
湛江人追求原汁原味,而“清煮花蟹”,则保留了食物最原始的味道。挑上最肥美的一只花蟹,经手一掰,再轻轻一揭,明黄色的蟹黄映入眼帘,不用看长什么样,只要闻下味道就让人神魂颠倒。猛地咬上一口,还发出“滋滋”声响,那个蟹膏脆得酥软,蟹黄的香甜瞬间跑满唇齿间,顿时沁人心脾。让人不禁感叹上一句:“这真是人间难得的美味!”螃蟹也可以炒一下,八成熟后,放进白粥煮上20分钟,让蟹的香味慢慢渗出,与白粥的天然米香融合一起,真是绝妙的配合,再洒上葱花,这样一碗香甜可口的螃蟹粥就做好了。螃蟹粥既可以吃到鲜美的螃蟹,也可以喝到浓稠极香的粥,真是人间“仙粥”啊!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尽管有些食物再好吃,我也觉得比不过家乡湛江的美食。因为湛江的美食能传递一份温暖,传递一份爱,传递一份浓浓的家乡情!它给我带来快乐,带来满足,更带来自豪。
舌尖上的爱作文600字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