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好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表达速度和语调,使演讲更加流畅,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在演讲中使用恰当的幽默和笑点,增加观众的兴趣,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开班会演讲稿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开班会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重拾忠孝美德》。
前天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每当这时,人们都会去祭祖焚香,踏青扫墓,以表达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不尽感恩,对逝去生命的绵绵不绝的哀思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深切缅怀。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联在一起的。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祭祖扫墓说成是迷信,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报国爱国。汉字的“教”字就是一个“孝”字加一个“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谓“百善孝为先。”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的人,恐怕连动物都不如。对我们来说,怎样孝敬父母是个很现实的话题。我们是学生,在物质上还不能回报父母,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不让父母担心,“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我们不能让父母因为我们而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再如:不让父母太过操心,现在我们物质生活丰富,不需要我们去打工补贴家用,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就应当充分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和教导。又如:学会让父母宽心,“自古子孝父宽心。”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将来报答父母。那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子女能够过得好,过得幸福。因此,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好好做人,刻苦学习,将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报答父母,同时奉献社会,服务国家。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西方的节日时,请不要忘记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精神对我们做人处事的指导,那么,让我们借清明节,再一次通过敬仰先贤获得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追忆英烈获得一次思想的净化。
“淸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是播种的季节,也必将是收获的开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开班会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在这收获喜悦和幸福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第xx个教师节。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日子,此时此刻,无论用什么方式也难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贺——老师,节日快乐!
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从古至今,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更新,无不饱含着老师的辛劳和奉献。因此,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耕耘的.园丁。
有人说,老师是人梯,用伟岸的身躯托起学生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用不灭的信念为学生照亮前进的道路,不断向前探索;还有人说,老师是渡船,把一批批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可是,即使用尽世间所有的赞美之辞,又怎能形容出师恩的伟大!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怎能忘记,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是您帮我们答疑解惑,教给我们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当我们彷徨,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时,是您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当我们感到孤独无助时,又是您陪在我们身边,给我们温暖。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怎能忘记,当群星闪亮的时候,您还在灯下不辞辛劳地奋笔疾书,编写教案,批改作业;当万家灯火,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您还在孜孜不倦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多少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在您的手中欣然绽放,多少棵枝零叶乱的小树在您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不求回报是您奉献精神的代名词,默默无闻是您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
您已经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再过几年,当我们手捧奖杯、证书,当我们建功立业,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您付出的辛勤汗水!
最后,请同学们响亮地对身边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节日快乐!
开班会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新的学期又来临了。新学期就要有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无论你以前有过什么成绩或者遗憾,都已经是过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新的目标。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要争取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我们还要定好目标,执着信念,永不言败,一起因目标而努力,因梦想而精彩,塌塌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固然,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羡慕,但是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塌实地朝着目标迈进。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荣誉的桂冠往往要荆棘编就,成功的道路往往由汗水铺通,通往目标的道路决非一帆风顺。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的追求,朝气蓬勃的热情,脚踏实地的努力。所以,要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在困难、挫折面前,不灰心丧气。
目标是定好了,可具体要怎么实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身边出发,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后努力完成作业,第二天及时上交作业,平时还可以做一些额外的作业,每天做一点,一个月甚至一年下来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做了很多。这样做下来,你就会发现你在慢慢向目标——成功靠拢。久而久之,你就完成了目标。
同学们,让我们向着成功,起航!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开班会演讲稿篇4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破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略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动标准,是表示对别人尊重和理解的进程和手腕。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性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度的脸面。所以,学习礼仪不仅能够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可能光滑和改良人际关联。
作为存在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明、展现民族精神的主要道路。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更之中。我们这一刻厌恶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老是依着本人的兴趣,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咱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景象疾恶如仇。
当我们和同窗相处的时候,总会抱怨同学的“落拓不羁”,无论是工作上仍是生活上的谈话、借货色;而我们自己又往往勤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负疚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白叟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盼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跟着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精力需求层次跟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盼望得到懂得、受到尊敬。毫无疑难,在当前的局势下,礼节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档次的需要,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家里,如果家长可以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引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职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中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一千多万人民能够带好这个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当初做起……
绝不疑问,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遍及工作,就会更加轻易。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资文化建设一样,获得飞速发展。我们十三亿国民的精神面孔,必定会面目一新,人们都会生涯在友爱、宽容、关爱、温馨的社会气氛中!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重人。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开班会演讲稿篇5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你们一家都知道感恩这个词吧!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懂事,感恩父母呢?然而现在许多孩子都不听话,不懂事,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该有多伤心呀!
在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叫黄香,他从小就非常孝顺,可是他的母亲生了重病过世了,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在炎热的夏天里,父亲外出工作,每天都很晚才回家,黄香却在等父亲回家来自己才睡觉。夜里,父亲回到家,累得满头大汗躺在床上,黄香拿着一把小扇子走过来为父亲扇风,父亲渐渐睡着了,黄香累得汗水把衣服都弄湿了,但他觉得只要父亲可以好好休息,自己就也可以好好休息了。在寒冷的冬天里,黄香不顾自己的被窝有多冰冷,也要让父亲的被窝温暖。父亲的被窝很暖和,这样父亲就不会觉得冷了。黄香觉得这样做是应该的。
乌鸦也是一种孝顺的鸟,乌鸦是反哺动物,大家都知道吗?它不像其他鸟,长大了不顾家长,自己飞走了,而乌鸦却是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家人,是一种十分孝顺的鸟。
现在,很多同学都不懂得感恩父母,我们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多照顾自己的父母,多向黄香或乌鸦学习孝顺父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孝顺父母、关心父母,懂得感恩父母的好孩子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开班会演讲稿篇6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明白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他的臣子介子推一向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我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对以往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悲痛,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可是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必须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都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年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趣味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我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此刻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向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开班会演讲稿篇7
各位老师、同学: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稍微沉重一点点的话题。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最近有一篇由一位母亲讲述孩子遭遇校园欺凌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
这位妈妈是这样叙述的:刚满十岁的孩子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名校。上周四,儿子上厕所时,同班两个男生跟了进来,突然一个堵在门口大喊“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另一个“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好砸在了男孩的头上,垃圾筐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随后两个男生“哈哈”嘲笑着跑开。卫生间只剩小男孩一人,他开始哭泣,觉得自己很臭,全身发抖,很害怕。
这位妈妈写道:“当孩子回家告诉我这一切时,孩子已经抖成一团,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他立即嚎啕大哭起来,告诉我他已经在学校用凉水冲了好久好久,已经没有臭味了。那是北京11月的冬天呀,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用冷水冲头发,之后他因为担心被同学们发现他湿漉漉的头发而再一次引来嘲笑,他只好用红领巾匆匆擦干,然后赶去操场检查做操情况,因为那一天他是值日生。”
事后,老师和家长在追究此事时,面对欺负小男孩的这两个同学,问他们,“当看到垃圾筐砸下去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他们说,“我们在笑,因为这太可笑了。我们就是在跟他开玩笑。”
这真的只是玩笑吗?
小男孩因为这件事情,开始晚上不肯睡觉也不愿意吃饭,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惊醒。妈妈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得到了“中度焦虑、重度抑郁”的报告,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我读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情久久没办法平静下来的。因为,在我过去的心理辅导中,有过类似经历的同学并不在少数,这样的事情可能就发生我们的身边呀。你有没有在无意间,已经参与过校园欺凌事件了呢?
比如说:语言欺凌,用粗鲁的语言欺凌对方,包括无礼地评论别人的某些特征。比如:当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孩子说:“你可真够肥的,像猪一样”。被说的同学如果长期遭受这样的欺凌,他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犹豫自卑,否定自己。
又或者,是身体欺凌。以一种不当的攻击性方式反复地对他人进行殴打、绊倒等。比如:一个同学在操场上被人拉下裤子。你们知道这样的经历,会对他的自尊伤害有多大吗?你的一个玩笑将成为别人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又或者,关系欺凌。故意排斥别人,不让某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或组织。比如:
同一个宿舍,一群女孩子开心地讨论近期班里的活动,而故意将剩下的那个女孩孤立起来,似乎在她们眼里根本不存在。或许我们会说,那是因为这个女孩的一些行为伤害到我们了,我们才会这么做的,可是,你现在的.排挤行为也在伤害着这个女孩呀,如此一来,我们不一样和伤害我们的女孩没有什么区别吗?
又或者,是网络欺凌,就是利用网络里的微信、qq、贴吧这样的社交媒介,通过粗俗的言语、谎言和谣言等攻击某人。比如:有人发贴子说,某某某完全是一个装模作样的人,怎么还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他可能开始不相信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这些看似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所谓的玩笑,但是你不知道,你已经成为了可恶的校园欺凌者。
同学们,如果你们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怎么做?
如果你是被欺凌的同学,隐忍绝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你信任的老师家长,向他们寻求帮助。如果这样的事情,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学习,我想学校的心苑老师会特别希望能够帮助陪伴这样的你,让你重拾开心的生活。
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欺凌同学,你即可要做的,就是停止这样的行为。我并不认为,大部分的欺凌者是可恶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仅仅是欠缺思考,当我们意识到这是欺凌,意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对方造成深远的影响时,请停止。一个好学生难得可贵的,不是他一直都做对的事情,而是在意识到自己做错时,敢于纠正自己,回到对的事情上。
如果你是一个欺凌事件的目击者,不要认为欺凌事件与你无关。反而,你在这件事情上正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同学说,我不是欺凌的发起者,我只是在旁边看。是的,你似乎没有参与欺凌,但是你的观看、你的无动于衷,其实就是对欺凌者的纵容,你不经意的笑声,对于欺凌者来说,是鼓励。对于被欺凌的同学来说,就是伤害。所以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行为在校园里肆意蔓延,我们要做一个保护者。我们要怎么做?因为欺凌者喜欢自己的行为被人观看,而如果我们表示对这个行为并不感兴趣,或者不赞成这个行为,会降低欺凌者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想办法将欺凌者的注意力引开,或者向老师说明情况,甚至可以寻找其他同学支持,一起保护被欺凌的同学。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成长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去营造维护和谐的校园氛围,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
开班会演讲稿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