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目标应该与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匹配,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随时调整教案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年级美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年级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习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会滚的玩具
教学难点 :设计动物的形状会滚的玩具
教学准备: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四、指导学生游戏
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 评析。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2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了解玩具转的方法。
3、掌握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转的方法和玩具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将会转的纸片纸圈变成各种会转的玩具
教学准备:玩具范作若干,实物玩具每组一个,每组:绳子,竹签,牙签,针,纽扣,铅笔,图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在桌上有一张纸,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滚动或转动起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卷)
除了用卷的方法,请大家观察一下桌上的工具,我们能否借助它们,让这张纸转起来?
请同学们两个两个讨论一下。(学生讨论研究后回答)
同学们想得真不错,请大家二人合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
学生二人合作(师巡回指导)
2、由学生自己展示作业转的方法,其他学生欣赏
3、揭题: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转的方式有很多。
我们今天就用这些会转的纸片纸圈来做会转的玩具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问:你觉得这些会转的纸片纸圈可以变成什么样的玩具呢?
(学生回答)
2、想不想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玩具?
(师出示范作)
瞧,这儿有风车、灯笼、鱼、不倒翁、蝴蝶、小兔子、陀螺……
3、你们想玩一玩吗?
请大家在玩的过程中要研究一下这些玩具的做法和玩法
(师每组下发玩具)
(学生欣赏,小组一起玩研究玩具)
4、组长展示玩具的转法并说说做法
5、看了这些玩具,你有看不懂或不会做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
6、老师这边还有玩具,有会滚的狮子、会打滚的小男孩,谁来玩一玩,比一比谁滚得远?
(三位学生上台来比一比)
7、玩了这么多玩具,你想不想亲手做一个?
请两两讨论一下,你们想把手中的纸片纸圈变成什么玩具?
(学生两两讨论后回答)
三、作业
学生二人合作,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示: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自展自评)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做了这么多会转的玩具,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会转的玩具,你们想玩吗?只要你们用心观察,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有意思。
2年级美术教案篇3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2年级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菜肴拼盘装饰与环境布置。
2、指导学生布置新年家庭环境,模拟过新年的情景。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室内环境布置与置办年夜饭。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好学生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及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技术上的问题。
教具准备:“过新年”音乐与录像资料
材料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笔墨宣纸、蔬果实物等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过新年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1、刚才的音乐好听吗?
2、从刚才的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你是怎么感受出来的呢?
4音乐使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氛,今天我们也来过新年。
二、教授新课
1、播放录像——过新年的场景
2、师:过新年是这么热闹,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3、学生谈过年
4、师:同学们对过年观察得真仔细,过年真是太快乐了。现在教室里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如果今天过年,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5、学生交流讨论:过新年时家里该做些什么事?
6、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写对联、贴对联,画年画、贴年画,剪窗花、贴窗花,吹气球,做年夜饭。
7、师:过新年时家里要做的事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把教室也打扮成过新年的样子,我们也来一起过大年。
三、课堂作业
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知道,过年时家里要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做年夜饭,这么多事我们该先做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个分组合作齐动手,怎么样?
2、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分组,写对联、贴对联为一组,画年画、贴年画为一组,剪窗花、贴窗花为一组,吹气球,挂气球为一组,做年夜饭为一组。每一组8个人,你选择一下,自己最合适哪一组的工作呢?
3、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4、师:我这儿有你们需要的各种材料,请每一小组派一位同学来拿你们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组的工作。
5、学生选择各种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务
6、教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学生合作作业时,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技术上的难题
四、作业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过新年的环境布置。在学生自评作业后,大组进行互评,提出更好的建议。
五、结束新课
播放音乐:过新年
教师小结、布置课后要求,即过新年时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里办年货,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2年级美术教案篇5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
青铜器实物、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师:同学们注意在欣赏的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
(一)教师示范欣赏
1.课件展示青铜器《乳钉纹爵》,师作介绍:这是夏代中期青铜器,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是我国所见最早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铜爵高22.5厘米。它的流、尾和足虽然都很细长,但整体上却显得匀称平衡,给人一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美感。这个时期青铜上的纹饰十分简单,这件器物腹一面又两道弦纹,其间饰有5枚乳钉。
2.课件展示青铜器《四羊方尊》,师介绍:这是件商代青铜器,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高58.3厘米,口长52.4厘米,重34.5公斤。它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重最大的一件。尊的四肩、腹部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3.课件展示青铜器《司母戊鼎》,师介绍:这是件商后期青铜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4.课件展示青铜器《莲鹤方壶》,提示学生欣赏,然后师作介绍:这是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新郑,高122厘米,宽54厘米,这件巨大的青铜酒器,采用了圆雕、浮雕、焊接等多种技法铸造而成,壶身通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纹,两侧并铸有圆雕的龙形细长双耳,底部两只伏兽,负壶而走。在壶盖周围并列双层向外展开的莲花瓣中,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神秘的气氛中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
(二)学生自主欣赏
1.每个同学从课本或教师课件中出示的图片里所提供的范例中任选一例,从器形、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介绍。
2.小组交流自己的见解。
(三)师作课堂总结,我国青铜艺术的悠久历史与先进工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对我国传统工艺热爱之情。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
三、课后拓展:
1课后搜集青铜器的图片欣赏。
2.上网查阅有关青铜方面的知识。
3.向家人介绍某种青铜器。
2年级美术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3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材新增了很多国内国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尽管没有作为单独的欣赏课来呈现,大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经过几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绘画实践经验,对美术课兴趣浓厚。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可是教学内容有许多是纸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卫生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用的资料图片不是很充分。手工课和欣赏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每一节美术课都
给学生带来欣喜。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多种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描绘生活中的物体,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美术现象,并能变化形式的表达出来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学习用废旧材料、多种材质进行工艺制作,如卡纸、瓦楞纸、海绵纸、废旧纸张综合应用。
3、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并能学会用一些通用美术术语进行点评。
4、在对自然、人文的物件进行观察描绘时,能运用以往的设计知识,有创意的综合表达,并能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且学生能通过工具及材料的选择,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节约纸张、合理运用各种工具。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且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观察动物的花纹,能感悟色彩、线条的变化和丰富。
4、通过中国民间玩具的学习,能热爱民间美术这种形式,且能从中发现美术的元素。
五、教学措施
1、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浅显易学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通过评价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2年级美术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
教具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授:
(一)导入:(播放描绘动物的音乐《野蜂飞舞》)
师说:同学们听这是描绘什么的音乐?
生答:蜜蜂。
师说: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动物、植物。
(二)新授
1、播放课件(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物、植物)
(1)我省的省花是月季花,低矮直立落叶灌木,茎有尖刺;叶面平滑有光泽,花冠肥大,花瓣很密,有的是重瓣,有的是单瓣;花的颜色大部分是红色,深浅不同。
(2)斑马:是非洲大陆的特产动物,主要产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和东部、索马里、肯尼亚北部。斑马的外形与一般的马相似,是马的近亲,各种斑马都有深色的条纹遍布在较浅色的身体上。这些光滑的条纹,看上去很像一幅抽象派绘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格外耀眼。这些条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因为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到了模糊或分散斑马身体轮廓的作用,远远望去,很难将它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
(3)向日葵:圆形的花盘外长着黄色的花瓣,花盘上有密密麻麻的籽。
(4)蝴蝶:翅上布满绚丽的花纹,优美的飞舞姿态倍受人们的喜爱。
(5)大狮子:雄狮体貌雄伟,体长约3米,头大脸阔,从头部到颈部有鬃毛,毛通常为黄褐色或暗褐色,尾端有长的毛束。
(6)蒲公英:叶子肥厚,叶子中伸出一直长长的茎,茎上顶着一朵黄色的'花,花瓣落后变成圆圆的绒球,轻轻一吹随风飘荡。
(7)长颈鹿:是现今世界上的动物。它的头颈和腿都非常长,站起来能达到6米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台。长颈鹿的长颈长腿,使得它站得高,看得远,容易发现敌情,便于及时拔起长腿快速逃离险境。
(8)虎:属于大型猫科动物,浅黄色的皮毛上布满黑色横纹。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小耳朵,耳朵背面的毛色呈黑色,中央有一明显的白斑十分醒目。虎四肢健壮有力,尾巴又粗又长上面布满了黑色的条纹。
(9)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鸟儿。有雄健勇猛的山鹰,有小巧玲珑的异蜜鸟,有美丽多姿的孔雀,有歌声优美的黄鹂,有勤劳灵巧的缝叶鸟鸟儿以它们婉转悦耳的啼声,艳丽丰美的羽毛,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美的享受。
2、学生分小组共同欣赏每人带来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仔细观察它们的漂亮颜色与纹样,展开自由的联想与想象。
3、选择几幅图片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播放描绘动物与植物的音乐)
孔雀、企鹅、长颈鹿、熊猫、斑马
牡丹、樱花、荷花、茉莉花、菊花
4、赏析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1)欣赏卢梭作品
师说: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2)播放课件(播放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
(3)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好多的动物与植物,感受到它们的颜色与纹样的美丽,并能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课后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用绘画与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出漂亮的动物与植物。
2年级美术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