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他们,通过集体合作的教案,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合作意识,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钓鱼的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钓鱼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理解而不觉的枯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
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
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
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
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出示课题:小猫钓鱼)
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
1、在动中学,理解“0”。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钓鱼比赛。
(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
(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究竟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
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1)、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2)、指导观察直尺。
①、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四、“0”的书写。
1、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
5、写一写。
(1)、学生尝试写。
(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五、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上台展示)
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
(3)说一说。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
4、开放题。
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钓鱼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黑板。
1.教师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表示:一个也没有
0 刻度
基准
教学反思:
钓鱼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鲈鱼的图片和有关鱼类禁捕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生活是一本书,时时给我们启示和发现,而钓鱼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设计理念】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文中情景,为下文的学习的内容作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师: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启示,哪一然段告诉了我们。(明确:第10段)
2、读第10自然段,找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请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用“ ”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完告诉老师你的答案。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设计理念】以提领子的方式,从后文的启示入手,让学生先找到含义深刻的句子,以此展开探讨课文的内涵。
三、贯穿全文,重点把握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体会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小黑板出示)
师:同学们都很棒,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我们先来学习句1,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3-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也可和同桌讨论。(生读。)
师进行教学提示(此环节可展开小组讨论):
(1)从字面意义上讲,“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明确:对与错!)
(2)联系课文来说,这“对与错”又是指什么?(明确: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的,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对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
(3)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后查找的资料。明确(根据学生汇报):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和生长,鲈鱼产卵期禁捕,而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有两小时,所以在开放日之前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是不对的,也是不合法的。
?设计理念】首先让学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与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有利于展开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迁移性学习。然后带出问题“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原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养成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的好习惯。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思考。
(4)“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文中是指(作者放鲈鱼很难)。
?设计理念】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欲望。使课文的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2、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9自然段,找找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放掉鲈鱼很难,并用“ ”画出有关语句。
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一下句子:
①我从来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鱼很大很美。)
②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拉上岸来。(这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大鲈鱼。)
③我抬头看了看,到处是静悄悄的……影子。(当时四周没有其他人。)
?设计理念】读课文,归纳放掉鲈鱼很难的几个原因,以此带领学生理解了解放鱼“难”的根本原因,突破教学难点。
3、师:是啊,面对这么诱惑人的鱼,“我”选择了什么呢?这要经历多么艰难的心理斗争啊?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3—9自然段,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体会“我”实践起来的艰难。(生自由,指名汇报)
①指名回答句子,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总结:
句子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板书:得意、高兴、兴奋)
句子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板书:急切)
句子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板书:委屈)
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此处插入思考:想想当时的“我”会对爸爸说什么?而爸爸又会说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和老师提示明确:
“我”可能会说:爸爸反正周围都没有人,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只有两小时,我们就留下这条大鲈鱼吧,好吗?爸爸,我求求你了!
爸爸可能会说:孩子,爸爸知道你钓鱼的不易,也知道你很喜欢这条鱼,其实爸爸也很喜欢,爸爸也很难割舍,但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处处接受严格,事事严格要求,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啊。爸爸希望你从小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吗?)
师:爸爸说他也喜欢这条鲈鱼,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根据生回答总结句子并分析:
l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l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句子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明确:依依不舍)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感觉?(明确:无可奈何)
②齐读这5个句子并且读出作者的心情变化。
?设计理念】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情感朗读来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循序渐进,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理解句子2(小黑板出示)
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师:看,把鱼放回湖中,“我”经历了一个多么困难的心理历程啊!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此处提示学生找出这句: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进行对比分析。)
l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指真正的鱼。)
l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不是指真正的“鱼”。 )
引导学生回答分析:
师:“鱼”指的是什么?
明确:这句子中的“鱼”指的是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金钱、地位、荣誉,以及暂时带来方便和一点好处的事。)
师:“我”可能遇到哪些“鱼”呢?
明确:可能遇到过的“鱼”可能是:我当设计师可能会有人出高价钱钱收买我,让我把我设计的东西挖过去……
师:“我”遇到了“鱼”后会怎样做呢?
明确:我是不会为这些“诱惑”而动心的。
师:为什么能这样做?
明确:因为父亲当年对的教导我永远铭记于心,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2、师小结,齐读第10自然段!
师:是啊!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一起再读第10自然段吧!
?设计理念】通过读,以及词语的分析,教会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去理解句子理解课文。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分析。
四、拓展延伸
读者
留??
小练笔: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也可以选择生活中你遇到的类似的事,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写下来,署上自己的名字,成为我们自己的座右铭。
明确: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设计理念】在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齐温道德名??
读者
留??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来看看名人又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齐读名人名言。(小黑板出示)
1、“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
2、“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希腊)。
3、“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
?设计理念】齐读道德名言,深化课文道理。
六、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3、钓鱼的启示,知道了“我”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时心情非常的得意,但当爸爸说要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变得急切了,我恳求爸爸留下大鲈鱼,但爸爸却坚决要我放鱼,这时我委屈极了,只好依依不舍的把鱼放回湖里了。在爸爸的严格下,我终于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设计理念】重温课文内容,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消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布置作业
读者
留??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摘抄文中描写月色的优美词句。
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放鱼——启示
高兴得意严格道德实践
?设计理念】通过简洁、形象、生动而又突出重点的板书,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用小黑板出示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量个句子的学习,贯穿全文,条理清晰。
钓鱼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钓鱼的启示》。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作者从钓鱼、放鱼的过程中获得了启示。)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的读一读3-9自然段,从中找出理由。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自由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过度语:“我”为什么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师:请你将课文中描写钓鱼的句子读出来。
生读:“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师:从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这条鱼是作者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师:从他的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钓到这条鱼真是太不容易了。
齐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生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师: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吗?(得意)
生:我体会到作者钓到这条鱼时很得意。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你得意的心情,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师:钓到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是多么地高兴、多么地得意啊,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读——
师:钓到这条又大又美的鲈鱼,我当然很得意,齐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过度语:还有其他原因使“我”舍不得放掉这条鱼吗?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看到。
师:请你将课文中描写的相关句子读出来。
生读:“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想一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
生:爸爸,求求你,把这条鲈鱼留下吧!
师:孩子,还没到捞捕鲈鱼的开放时间,不能留下。
生:反正又没有人看见,还是留下吧!
师:天知地知,你必须把鱼放了。
(4)师:父亲喜欢这条鱼吗?何以见得?
生读: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师:从哪个词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得意)
师:除此之外,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师:从“得意”一词我们便可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那么“好一会儿”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
师:虽然父亲也很喜欢那条鲈鱼,也在进行着道德抉择,但他的态度却是不容争辩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语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声音那么的坚决,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父亲坚决而又不容争辩的态度?(得)谁能换个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定、必须)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
师: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还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还是一位以身作则、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
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就是父亲的爱,严格的爱、负责的爱,齐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父亲既然那么喜欢这条鱼,为什么又一定要我放掉呢?
生: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找到文中的话读一读。生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这就是父亲一定要我放掉这条鲈鱼原因,齐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还有两个小时。”
过渡语: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呢?(爸爸)
b: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请大家默读3-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完成这道补充填空。
2、汇报交流,补充填空。
师:在这个钓鱼、放鱼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
板书:得意——委屈——沮丧——感??
3、师: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放了大鲈鱼是对,不放,就是错,但真正要舍弃时却又很舍不得,这就是钓鱼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师:34年前,父亲的严格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2、出示句子:
a.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b.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读读这两句话,这两个“鱼”意思一样吗?第一个“鱼”指的是什么?(大鲈鱼)
(2)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3、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放弃、拒绝)
4、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5、师:经历了三十四年光阴的洗礼,作者已经完全理解父亲,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生1说,师评价:不用谢,你的成功是父亲最大的骄傲。
生2说,师评价:别人都很羡慕我,因为我有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
生3说,师评价:孩子,你能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爸爸最大的快乐。
6、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引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从:考试分数、买东西、公共汽车让座、卫生、过马路……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说)
2、再读启示,铭记在心。
师;这是父亲送给我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这就是钓鱼给我们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希望孩子们将钓鱼的启示铭记于心,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钓鱼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 用说唱结合的方式演唱歌曲。
3.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荷叶荷花、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开车找小猫玩
2.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谁?(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师:看看我是谁?猜猜我要去干什么呀?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师:你们听到什么了?
师: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
3.带领幼儿演唱前半段。
师:请大家站在池塘边跟着小猫一起来钓鱼。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重点学习说唱部分
师: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它是怎样钓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师: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一起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站在池塘边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
师: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坐到池塘边休息一下!
五、音乐游戏
1.讲解游戏玩法。
师: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
2.第一遍游戏。
师:我要出发!小鱼们一起唱歌哦!
3.第二遍游戏。
师:现在我请被我钓上来的小鱼也来当小猫,我们一起来钓鱼。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4.师:看,池塘里还有许多小鱼,我们跟着小鱼来跳舞吧。
钓鱼的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