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明确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课程的成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下面是职场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除法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除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资源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把握各种信息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分类、整理场景图中的各种信息
1、独立思考:根据场景图中各班的信息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或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各自完成第8页中的填表。即把每班植树的棵树填入表中。
5、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解决场景图中提出的各种具体的实际问题
1、出示第9页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独立思考:场景中需要我们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一共有几个?怎样解决每个具体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全班交流。
(1)让各组汇报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引导其他各组学生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
(2)追问: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知道并利用到什么条件?
四、根据场景图,进一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场景图,启发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交流汇报。对有创意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4、校对,并说说是怎样解答出来的。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启发思考: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你能列举一些吗?
2、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各自独立解答。
3、汇报交流。
除法教案篇2
一、复习
1、同学们,你能口算95930÷362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数据太大,不好口算)
如果已知265×362=95930,你能说出答案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2/7 ×( )=1,括号内填几分之几?为什么?
2、根据这道乘法算式,你能说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是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3、完成p25做一做
三、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除法
2、同学们已经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你还想学习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知识?
3、事实上,有一些分数除法同学们是会计算的。下面口算几题:
3/8÷3/8 0÷4/9 1÷2/5 3/4÷1
你是根据什么知识口算这几道题的?
4、上面这四道题是一些特殊的分数除法,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分数除法。
出示例题: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图略)
怎样列式? 你能根据图说出算式的结果吗?怎样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 = 3÷34 = 1/4
你能归纳这种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5、用这种方法口算:
3/4÷3 4/9÷4 10/9÷5 6/7÷2
6、质疑
你认为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吗?能举例说明吗?
7、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用学生所举的例子作为教学例题(例如 1/5÷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问题,这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现在看一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分数除法的知识:
(1)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
(2) 1除以一个分数,结果是该分数的倒数。
(3)一个分数除以1,结果是原分数。
你能将1/5 ÷3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分数除法吗?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8、小组汇报
(1)1/5 ÷3=3/15 ÷3=1/15
(2)1/5 ÷3=(1/5 ×5)÷(3×5)=1÷15=
(3)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4) ……
你能归纳自己小组讨论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1)先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能整除分子,再用前面的`方法计算。
(2)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1除以一个数,再计算。
(3)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一个分数除以1,再计算。
(4)……
9、观察第三种方法:
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这个计算过程还可以更简洁些,你能看出来吗?
化简得: 1/5 ÷3=( 1/5×1/3 )÷(3×1/3 )= 1/5×1/3 =1/15
观察 1/5÷3== 1/5×1/3 ,你能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10、计算方法的优化
刚才小组讨论时,每组用一种方法计算了 1/5÷3,现在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计算一下吗?
学生计算后提问: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11、对其他的方法,你又有什么要说的吗?
(引导说出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3÷3 2/11÷2 3/8÷6 5/4÷2
2、练习七第1题
3、讨论题
1/3÷a和 1/a÷3(a≠0),那道题的结果大?为什么?
除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54÷9= 69÷3= 40÷2 =
600÷2= 280÷7= 300÷5=
2、 板演63÷7= (竖式计算)
让学生一边板演一边介绍竖式的各部分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 出示学生植树的情景图。
1、 交流情景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提问题。(如学生提不出例1所需要的问题,老师提示。)
(二) 解决问题——三年级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
1、 列式
2、 让学生口算解决问题。
3、 你能把口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学生自己探究,遇到困难可以用小棒来实际分一分,然后写出计算过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后座交流。)
4、 展示学生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比较,优选出正确的格式。
(1) 板演不同的做法。(2)比较、总结出最佳格式。
a.比较中重点讲解,直接商出21的一步做法,为什么不对?(因为4个十够分,就得先分4个十,再分2个1。)
b.第三个竖式,四个十减四个十的0用写吗?在些讲清分完和没分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分完就不用写,没分完就得写。
5、 多媒体演示计算的过程,巩固理解算理。
6、修正不对的竖式。一边修正一边思考,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一次除得的商商在什么位置?
7、再找学生说是怎么计算的,并总结算法。
8、提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三、巩固练习
1、66÷3= 84÷4=
(1)学生自做,前后桌互判。
(2)交流错误。
(3)出示正确的竖式再次纠错。
2、数学小诊??
出示错题让学生根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纠错。
3、 猜猜我是谁
出示不全的竖式,让学生根据笔算方法找出空缺的数字。交流时强调说算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和以前学习的除法算式的不同之处。强调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除法教案篇4
课题人民币兑换 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依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重点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难点 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1、小调查:查询外币与人民币兑换的比率。
2、交流调查结果。
问:从中国银行20xx年3月公布的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你懂得了什么数学知识?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活动二:探索学习
1、出示例题(1):美国小朋友玛丽的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考虑怎样求这本故事书是人民币多少元
③要求同学先试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据汇报,讲清算理
①同学汇报。
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能说清楚你的理由吗?
问: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补充?
②小结,讲清算理。
(方法是用外币×比率=人民币,记得保存两位小数哟!)
3、出示例题(2):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问:这一题有该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据汇报,讲清算理
①同学汇报。
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能说清楚你的理由吗?
问: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补充?
②小结,讲清算理。
(方法是用人民币÷比率=外币,记得保存两位小数哟!)
3、试一试。(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活动三:练一练
1、p71-1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练习。
2、p71-2人民币换日元。注意得出的近似值还需要乘100。
3、p71-3欧元换人民币不需要示近似值。
4、p97。4①求近似值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②根据实际的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四舍五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了解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应用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再次应用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联系生活实际,使用计算器。
培养同学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法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例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体现主人公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为了迎接下个月的活动,学校准备了一些气球和彩旗,认真观察,说说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1、有80面彩旗
2、每个班分20面
3、有150个气球 ......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列式)
1、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面, 可以分给几个班?谁来列式?
列式:80 ÷ 2 0 =
2、 有150个气球,每个班分50个, 可以分给几个班?谁来列式?
列式:150 ÷ 50 =
师:仔细观察这些式子,说说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有的是整十数,有的是几百几十的数
师:对,第一个是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第二个是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具体研究的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出示学习目标:会口算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学校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80 ÷ 2 0 =的问题
请大家拿出任务单,开始吧。
学习任务一: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面, 可以分给几个班?
80 ÷ 2 0 = (个)
自主学习:
我是这样想的 课本是这样说的
同学是这样讲的 我们组准备这样展示
(二)、 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学习的很用心,真不错。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呢?
学生以组进行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组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你们同意我们的想法吗?
你们还有补充或评价吗?
(边说边讲边板书)
组2、我们组有不同的方法:
80÷20=4 。因为8÷2=4,所以80÷20=4
生质疑:你们为什么要在4的末尾没有1个0呢?
组:因为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8个十除以2个十就是4.
你们同意我们的想法吗?
你们还有补充或评价吗?
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2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乘法做除法,第二种方法是用表内除法做除法。你认为哪种方法会算的又对又快呢?请大家用你认为又快又准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并与小对子组的成员交流。
大屏幕出题
60 ÷ 20 =
150 ÷ 50 =
学生在组内一个一个的说,其他人听。
师:你是用哪种方法呢?
生汇报后,师:老师平常也是这样算的。
学习任务二
师:你会做吗?好,那咱们一起试试。
1、任务呈现:
学习任务二:
估算:
83÷2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
80÷19≈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
122÷3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
120÷28≈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进行交流。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师:哪个组愿意来展示呢?组来汇报:算式加算法生生评价
师:谁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估算方法呢?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已经完成的很好了,从大家的表现和交流的话语中老师发现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我们都已经学会了,能不能经得起检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检测乐园
五、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2、结果反馈:
师:答案已经在大屏幕上了,请同学们同桌交换,认真批阅
3、反思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写一句话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除法,以后我们还会研究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很多的内容,老师相信这些内容一定会和我们班这群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们交上朋友。
教学反思:
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除法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