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案推荐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师编写的教案应具备一定的调整灵活性,​,避免照搬模板而忽视学情差异,是编写教案时需警惕的问题,​,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前班数学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前班数学教案推荐6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学反思: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6、7;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6、7;4、会写6和7。

教学重、难点:

写6和7。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6和7、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6—7 20分钟,写6、7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5。

2、请生用点点表示1——5。

3、看点点表示数字。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看图填数字。

6、按顺序填顺序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6(出示课件)。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响)(出示课件)谁会写6?来数数有几只口哨?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7。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口哨?谁还能数出7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7像镰刀割小草)(出示课件)数镰刀。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6、7。

四、作业写6和7各8排。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上都会写,但"7"有少数同学会写反。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了解二等分的`概念。

3、感知图形的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平等分是平均分

难点:感知图形的对称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彩色图形各一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来了8个苹果,6个梨4个桃子。我先把8个苹果奖励给作文竞赛获奖的两位同学。老师把苹果分成3个一组,5个一组分给两位同学。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抢着说,老师这样分不公平?老师问:怎样分才公平?学生说:应该一个人得4个才公平。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二等分。

2、新授课

①折纸每个同学把手里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对折。对折后就是二等分,也叫做"平均分"。

②分梨、桃、苹果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二等分容易理解,对对称比较抽象。让学生知道对称就是左右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教师多演示让学生理解。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数、认数、看看、玩玩、说说、贴贴、摆摆等形式,感知3以内的数量, 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2、让幼儿知道2添上1是3,学会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3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3、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画有3个茄子的课件图,3个苹果图等。学生准备3支铅笔, 3个圆形个粉笔,教学方法: 带读引导游戏教学教程:

一、 复习

1)从1数到2。

2)1.2的组成。

二、 新课1.数数量是3的物体。、

(1 出示3个茄子课件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狗。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让幼儿说出数量。

添上一只,一起数数一共几只?、

学生回答后,师说:2只添上1只是3只。2添上1是3,这是茄子个数3。带领幼儿读。

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

板书: “3”。 领读数字3。

说明:“3”字像耳朵会听话,两笔写成,第一笔写半圆,第二笔半圆。

(2)拿出3个苹果演示数数。

教师提问:出示苹果,“这是几个”?先一个一个数,再总 体问多少?

(3)出示茄子,让幼儿上台数出3茄子。

(4)出示小朋友,让幼儿上台数出3小朋友。

(5)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数量是3的物体?

(启发幼儿说出:三个橙子,三个文具盒, 三个橡皮)三 、教学3的组成。

(1)学生拿出3个苹果,把它摆成两堆。教师巡视。

(2)让学生说不同的摆法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着重说明2和1组成3,1和2也组成3,实际是把两堆小棒,换了位置。

所以看到2和1组成3,就能想到1和2组成3。

师生活动:请3个小朋友上台练习(3)练习3的组成。

a、齐说3的组成。(2和1组成3,1和2组成3。)

b、教师提问:“2和1组成3,你还能想到什么?”

板书:3的分成。

四、师生互动游戏:

1、请小朋友伸出手,数数自己的小凳的有几条腿?

2、数数教室墙上的标语“好好学习”是几个字?

3、用手拍桌子3下。

4、找朋友,在贴好的数卡下面摆学具。(出示课件)、

5、小结:一只小羊四条腿,小猫小狗四条腿,都可以用4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五、指导书写。

1、讲书写3的方法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3,交流后小结。

3、交流。

4、幼儿练习写。

六、活动拓展练习,编游戏巩固对3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要求: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得出结论:

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1.幼儿操作任意排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等于号。

2.让孩子进一步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等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符号一张;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铅笔各三支;小汽车图片四张和货车图片三张;练习题。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弹律动,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二、教师出示“>”、“<”、“=”,引起幼儿学习的欲望。

基本部分

(一)复习大于号“>”、小于号“

1.教师边出示“>”、“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让孩子跟着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

4、教师出示等于符号“=”

(1)教师让孩子跟着念:等于号,同样多。

(2)师生对口令,进行伸手指练习。

(二)“>”、“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货车是三辆,小汽车是四辆,3比4小,所以3

小汽车是四辆,货车是三辆,4比3大,所以4>3。

3.出示3支粉笔,3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三支,三和三同样多,所以3=3。

结束部分

一、孩子在纸张上,填上数量并在中间填“>”、“”、“二、教师检查幼儿作业。

三、课堂加以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司机和车

3>1三大于??

2

学前班数学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学前调查报告5篇

学前条例心得体会5篇

入学前心得体会参考5篇

入学前心得体会8篇

学前专业心得体会8篇

学前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5篇

学前自我鉴定800字7篇

认识16到20数学教案推荐6篇

数学认识6的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教案推荐6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