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案中应设定明确的学习成果,注重情感交流的教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相互的支持与理解,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7篇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内容,学习布娃娃礼貌待人,小狗有错就改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布娃娃态度的'变化与小狗行为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听写生字。

2、指名轮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出示灯片,指名读文。

理解:“你怎么随便就进来了?”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初步认识问句。感知“随便”这个词的意思。

提问:布娃娃为什么说小狗是随便进来的?

学习用“随便”说一句话。

(1)想一想:小狗为什么会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我马上离开”?小狗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小狗知错后悔的心情。

(2)跟录音小声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拓展延伸:想像小狗在布娃娃家怎么做客。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与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各种捏好的面人造型图片(有条件的准备ppt)。

3、图片(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头像)四张,空白纸四张,笔。

4、配套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各种面人造型图片(或ppt、多媒体),引出歌曲。

(1)律动《泥娃娃》。

跟教师一起随音乐模仿各种泥娃娃机械运动的样子。

(2)师:你们见过捏面人吗?

(3)教师借助图片(或多媒体)介绍各种各样的面人,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2、熟悉歌曲《捏面人》旋律与主要内容。

(1)教师翻唱歌曲,在"捏一个"部分时,只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中的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形象,并不唱。

(2)教师请幼儿猜:老爷爷都捏了什么?

(3)教师做动作,幼儿随伴奏按节奏念"捏一个"部分歌词。

(4)完整学唱歌曲《捏面人》。

师幼相互扮演老爷爷与面人,分别演唱歌曲的各部分1~2遍。教师用动作提示幼儿各部分的歌词内容。

教师逐步退出动作引导,让幼儿逐步学唱歌曲2~3遍。

3、启发幼儿按故事创编部分歌词。

(1)"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的故事,那你想编一个什么故事呢?"鼓励幼儿讨论故事。

(2)教师选取幼儿讨论的某一,对"捏一个"部分歌词进行替换创编。教师将幼儿的创编简化成图,画在空白纸上,并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教师逐步抽取1~2张简笔图,幼儿快速记忆歌词并进行完整地演唱。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rap的表现形式,体验rap欢快的节奏。

2.在幼儿掌握rap曲风的基础上,能自由的进行创编。

3.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让孩子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观看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听听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欣赏后回答,找出不一样):

(二)导入,学唱rap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rap,rap它就是一种边说边唱的演唱方式,音乐很欢快,节奏感很强。

1.欣赏rap

2.提问:我们刚刚听到歌词里面唱了些什么啊?

幼儿回答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

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4.幼儿随音乐表演。

5.与孩子亲密接触,互动表演,巩固记忆。

6.随音乐表演2遍。

(三)创编rap

(四)师幼互动

教学反思

1、对于本次活动的开展,准备前期活动内容过于单调,幼儿对于情感的理解也不够深刻,但随着对活动的逐步详细化,同时加入一些父母与孩子感情色彩的故事,这样幼儿的感情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为活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让我对《纲要》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活动过程的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动一动等多种多种感官活动,动静交替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

(2)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班幼儿年龄在四五岁之间,注意力较短暂,但在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完成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的角色,因此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多说多做,并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动感的音乐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了自主意识,成为了活动得主角。

(3)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面,由于开始部分及导入活动前,与幼儿在沟通时未注意语气,致使幼儿不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几说话方式,以忧伤的语气换回他们的注意力,在下面的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无论是说还是跳,都能很好的表现。

3、本次活动中,可以说目标基本完成,幼儿的参与性得到了最大发挥。当然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发现幼儿不仅会唱,会跳,同时对于爸爸妈妈的感情也有了一大提高,但由于活动开始部分教师将自己的感情色彩没有很好的`融入,这点可以说是最大的缺点,同时在创编动作时没有将表现突出的幼儿来一个更好的展现机会,这也是一点不足!

4、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会用亲切的语气带领有而进入活动,同时将幼儿的自主创编的环节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同时,不忽略较为典型的幼儿,当然还可以在活动中加入一些情景行的表演,相信对于目标的完成会有更大帮助!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能在间奏处做简单的买书动作,并用欢快的声音唱出买书时开心的情绪。

3.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知道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买书》图谱、《买书》音乐、

活动建议

一、熟悉歌曲,通过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

1.出示红包,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个小 朋友都拿到了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会用来买什 么?

小结:压岁钱可以用来买很多的东西。

例如: 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图书。

2.观察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的特点。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的`节奏卡,你能打出这个节奏来吗?能把要用压岁钱买的东西用这个节奏来说吗?(买了一小画笔……)

二、了解歌词,引导幼儿在间奏处用动作表演。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初步了解歌词。

提问:你们知道有些小朋友拿到压岁钱后是怎么花的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买书》。

提问:姥姥给了压岁钱,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在间奏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提问:去书店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你买书时的心情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将动作表现在歌曲间奏处。

三、引导幼儿创编歌曲,知道正确使用压岁钱。

提问:如果以后你们再拿到压岁钱,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些什么呢?

师:一起跟着老师演唱这首歌曲。

小结: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也要知道压岁钱也得来不易

不要浪费,做一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表演区与同伴合作进行创编。

附:歌曲

买书

1=c 4/4荃田 词

嘉评 曲

3 5 6 56︱i i6 5(56︱i2i6 5)︱3 5 6 56︱5 53 2(23︱

姥姥给 了 压岁钱,我和妈妈 逛书店。

5653 2︱1﹒ 2 3 3 ︱5652 3︱5652 36︱56533︱

买 了一摞 小画 书,

5 ii6 5︱3 32 1 ︱ii6 5 53 ︱ii6 5 ︱里面的故事 真精 彩。 哎哟 哟, 哎 哟 哎。5ii6 5︱3 0︱5 22 3 2︱ 1 0︱

里面的故事, 真 呀么 真精 彩。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段节奏以及欢快、舒缓的旋律变化,能随音乐有节奏用动作表现文具的特点。

2、随乐曲有节奏玩传递游戏找出领头人(铅笔),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互动游戏的有趣情节。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文具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能随音乐有节奏用动作表现文具的特点。

活动难点

随乐曲有节奏玩传递游戏找出领头人(铅笔),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游戏的有趣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乐曲《铅笔盒进行曲》、传递游戏用的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流,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播放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你有铅笔盒吗,你的铅笔盒里装了哪些文具?

2、结合课件小结:小明也有一个自己心爱的铅笔盒,里面装着铅笔、橡皮、尺子和卷笔刀。有一天,他梦见铅笔盒里的文具随着音乐做起了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初步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特点并创编各种文具的动作。

1、播放乐曲,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音乐?梦中铅笔盒、文具玩了什么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铅笔盒游戏的想象。

小结:有一天,小明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他梦见自己的铅笔盒轻轻打开,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快乐的跳起了舞。铅笔盒转啊转啊,转啊转啊,突然有一只淘气的铅笔跑出来在纸上乱画,能干的橡皮就赶紧擦干净。铅笔画直线,橡皮擦直线;铅笔画波浪线,橡皮擦波浪线……他们忙的不亦乐乎。铃铃铃,闹钟响了,淘气的小铅笔赶紧跑回铅笔盒。小明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

3、幼儿模仿文具跳舞的动作。

(1)提问:你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文具的动作,教师哼唱歌谱,幼儿共同模仿练习。

(2)引导幼儿随a段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表现文具跳舞的情景

4、学做领头人(铅笔)创编动作,表现铅笔画和橡皮擦的游戏情节

(1)两名教师示范铅笔和橡皮玩画画擦擦的游戏提问:铅笔和橡皮玩画面擦擦的游戏,他们是怎么配合游戏的?铅笔画了几次,每次面了几下?

(2)小结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铅笔和橡皮玩画面擦擦的游戏,铅笔先画,橡皮再照着铅笔的痕迹擦。铅笔按着节奏面了4次,每次画4下,橡皮也按着节奏擦4次,每次擦4下。

(3)教师当铅笔,幼儿集体当橡皮,引导幼儿随音乐练习画画擦擦的动

(4)幼儿两人一组创编画画擦擦的游戏动作

(5)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动作,教师就动作的节奏感、美感和规则等进行点评。

三、随b段练习传铅笔盒找出领头人(淘气的铅笔),尝试完整游戏

1、提问:我们怎么选出谁当淘气的铅笔?

2、小结:我们随第二段舒缓优美的音乐传铅笔盒。音乐停止时,铅笔盒在谁手里,谁就是淘气的铅笔。

3、指导幼儿尝试完整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四、完整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完整游戏。

(1)观察幼儿是否能快速判断领头人并带领游戏、是否遵守规则协调一致做画和擦动作的情况。

(2)开展游戏2-3遍,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有趣、夸张的做铅笔和橡皮的互动动作,及时捕捉个性化的创编进行点评。

2、提高游戏难度,领头人自由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看样学样的共舞情节。

(1)提问:铅笔调皮的在小明的本子上乱画,小橡皮会对它说什么?

(2)小结并引发拓展游戏玩法:小铅笔说,我不在本子上乱画了,要认认真真的写字画画,干净整洁,这样才是个棒棒的小学生。小橡皮,你跟我来跳舞吧,我来跳你来学。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领头人的舞蹈动作,体验共舞的快乐

(4)观察评价与提升幼儿自由创编动作的节奏感、美感和创造性。

五、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去上学情境,活动结束提问:铃铃铃,闹钟响了。小明醒来了,发现自己做了这么有趣的梦。

你看,他现在要去哪里?我们一起去读书吧!

延伸活动:

1、在音乐区中投放音乐、铅笔盒等文具引发幼儿拓展游戏玩法。

2、开展整理文具盒的活动。

3、尝试使用各种文具,学习掌握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文具的特点和功能。

活动反思:

1、情景线索贯穿始终,注重幼儿对乐曲感受与表达。

活动中,教师将欣赏音乐与大胆想象作为活动的起始环节,能帮助幼儿充分的感知乐曲旋律性质和变化,发现乐曲aba结构的`特点,把握音乐游戏的情境脉络,为幼儿学习和创编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铅笔盒里的文具聚会”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注重幼儿边听辨乐段的变化迎想象“铅笔盒里的小文具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使幼儿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铅笔”“橡皮”“尺子”等不同文具的角色中大胆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接纳每个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和表达,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将他们的想象串联成完整,提升了幼儿对乐曲的情境脉络的理解,点燃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活动兴趣。

2、活动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凸显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故事、问题讨论、教师示范等让幼儿清楚地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通过幼儿创编、独立练习、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的学习中。由最初自主表现不同文具的动作,到传递铅笔盒确定“铅笔”带头人,再到“铅笔”和“橡皮”互动游戏,从手部游戏,逐渐变化为全身不同部位游戏,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将游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习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获得自己掌控游戏、创新游戏的成功体验。

3、捕捉、提升幼儿个性化的动作,体验共同学习游戏的快乐。

创编动作做“铅笔”领头人是此活动最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环节,它赋予每个幼儿创编动作引领同伴游戏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幼儿游戏中,教师将细致观察、捕捉幼儿富有个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适时、适宜的给予提升,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体验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美好情感。

活动存在着不足,一是因为此活动没有找到配套教材的音乐,采用了钢琴伴奏,音效大打折扣,削弱了幼儿对原教材乐曲欣赏感知的整体效果,和活动的氛围、游戏性。二是幼儿游戏中的“淘气小铅笔”即兴创编动作环节动作较单一,教师灵活机智的回应与评价的智慧仍需提升。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并按节奏的变化拍手。

2、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及帮助他人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小青蛙图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出示图片(小青蛙)。请大家先跟小青蛙打个招呼吧。

二、教学过程:

1、模仿小青蛙的走路与叫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叫的吧(呱呱),再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走路的。(跳跳)

2、幼儿感知歌曲。

师:今天呀,这只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听吧。(播放歌曲)

3、设置任务,帮助小青蛙回家。

师:小朋友你们听到了吗?歌曲中的小青蛙回家了,可老师手里这只小青蛙还没回家。那咱们一起去帮助小青蛙回家好不好?在帮助小青蛙的路上有三个任务,只有完成了任务,才能帮助小青蛙回到家里,你们想不想去试试?

任务一:拍手打节奏(教师带领幼儿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按照音乐的节奏去拍手打节奏,我们一起去试试吧。(再次播放歌曲)

任务二:看图谱学唱歌(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出示图谱,并讲解规则:一个荷叶代表“跳”,一个嘴巴代表“呱”。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谱一起唱歌。

任务三:合唱团表演(幼儿看教师指挥手势,表演大合唱)。

教师将小朋友分3组,每组5人,三小组分别代表“小青蛙”、“跳”、“呱”。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手势完成大合唱。

三、活动总结:

小朋友太棒了,完成了三个任务,也帮助小青蛙回到了家里。在帮助小青蛙的过程中你们快乐吗?能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多帮助他人哦。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我们面对的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这就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节唱歌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歌词还记不住,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教师教的累、孩子学的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着把图谱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很快被孩子们接受了,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音乐直观、形象、趣味的表现出来。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指南》指出: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的.学,利用图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旋律,图谱一张

2、ppt课件活动重点: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

活动难点:合作完成图片的填充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词

三、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片填充。

四、活动延伸:根据图,创编歌词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体育游戏爬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模板8篇

幼儿体育游戏爬活动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8篇

我的身体音乐教案7篇

风的游戏教案最新7篇

中班安全的户外游戏教案7篇

中班钻的体育游戏教案通用7篇

2023音乐活动方案7篇

户外活动游戏活动方案通用7篇

音乐游戏活动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