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总结优秀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工作总结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工作内容哦,要知道写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己工作进行的全面盘点,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就业工作总结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就业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就业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方向,勤奋工作,不断进取,努力开创工作新格局。

今年领导依然十分重视创业就业工作,为更好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多次召开有关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签订了社区责任书。街道劳保所及各社区根据目标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通过全年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年初工作要求,现总结如下:

目前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公共单位数35个;其中空岗数是73个。辖区内失业人员总数1452人,目前已就业人数为222人。十类困难人员总数是61人,其中已就业人员数40人,无就业愿望困难人员有4人,目前未就业人数是31人;辖区4050人员428人,其中有8人未就业;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

本年度新增劳动力人数14人,均为今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其中已有5人就业;异地调入人员数为零。外来务工人员数57人,全部就业。 公益性岗位数66个,已安排就业人数66个,其中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为36人,36人中有31人为4050人员。辖区20xx年新增经济实体数为18个,并全部为工商个体户,共计带动38人就业。全年辖区失业率为2.93%。

今年街道办事处、社区帮扶人员为9人,被帮扶人员均为4050就业困难人员,在帮扶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都采取了我办制定的帮扶计划工作要求,以跟踪服务,一帮一结对,鼓励困难人员参加办事处开设的就业、创业辅导培训班等一系列形势的人性化服务。

今年全年创业典型数1个,香雪儿蛋糕店,行业类别为食品业。今年创业成果数2个,分别是柳记农家院和神龙标榜。我办对辖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人员采取了重点帮扶和技能培训,第一时间传达上级部门对于创业方面的具体事宜,让有创业愿望并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员享受到各项政策扶持,最大限度的帮助其个人独立创业。并且通过1到2个周期的跟踪服务,尽快帮助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全年我办就业及创业的工作亮点:街道劳保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始终坚持具有特点鲜明的工作理念,把创业带动就业做为工作的重点,首先大力宣传小额贷款政策,加大贷款办理业务,做到让辖区内的广大群众广泛认识到政府小额贷款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并最大限度的给予支持办理,其次定期开展创业培训,邀请具有创业特点的成功人士和讲师为其授课和指导,使创业人员在创业路上吸取经验、得到启示、避开风险、不走弯路。最后,采取每月每季度座谈会的形势进行阶段性帮助,让每一位创业人员在创业的道路上不会感到孤单,我们时刻都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创业人,循规蹈矩,创业成功带动就业,辖区的失业率也在逐年的减少,经济发展稳定持续,我们也将不断的开拓创新,摸索新路子、新途径。

今年充分就业社区达标建设情况:未达标社区有2个,建设情况:社区办公用房正在寻求改善,已达标社区有11个,工作情况稳定并逐步的提高标准。

20xx年报表统计工作,我办劳保所报表始终坚持数据真实可信的原则,严格执行报表要求,符合报表逻辑关系,认真记录汇总报表内容,并按照类别整理存档,为我区我辖区的就业失业率情况提供了真实有力的科学依据。

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除了日常性工作以外,我办劳保所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并且完成率可以达到95%以上,市区两级召开的会议或者是活动,我办都能及时参加,出勤率达到100%。今年全年我街道办事处创业、就业信息共有22篇在金水区政府网上发表,充分反映了我办劳动保障工作具有的鲜明特点和成效,展现出了我办劳动保障工作的风采。

20xx年工作收获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能够虚心的接受批评,寻求进步,努力的克服困难,希望在来年的工作中一一改进,层层突破,取长补短,时刻站在全区创业、就业工作的最前沿。

就业工作总结篇2

xx街道xx社区自20xx年4月开展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以来,社区紧紧围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构建小康和谐家园"这一主题,对照创建工作目标、基本标准、评审方法,积极努力开展创建工作。

社区内现有劳动力总数2895人,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101人,其中4050人员44人,实现就业人数(含灵活就业)92人,暂无就业愿望5人;其他登记失业人员5人,全部实现就业,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6%,社区劳动年龄内劳动者就业率99%。创建工作具体开展如下:

一、强化领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

健全组织机构。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作站站长为组长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制定可行的创建实施方案,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休系健全,责任落实

1、社区建有就业服务站,有专人负责,并配有电脑、打印机、对外公布服务电话号。为了巩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建有"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陈海英任组长,街道联点干部、正、副牵头单位领导、社区分管劳动保障干部任副组长,社区共建单位代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全面负责创建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下设就业服务站,配有一名就业援助员。

2、每季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五月下旬,组织召开了社区共建单位、失业人员代表联席会议,学习金市通25号关于下发《xx市充分就业社区评审办法》、金政通105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市区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得到各方支持,群众密切配合和认可,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格局。

三、台帐完善,程序公开

1、社区建有就业援助工作台帐,并实行网络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基本做到:失业人员清、失业状况清、家庭状况清、技术专xx、培训需求清、择业意向清、就业结果清。

2、积极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办好再就业信息栏。从市劳动力市场、共建单位、报纸收集招工信息需求,做到每月更换一次,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宣传栏内公开《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程序,个体经营、灵活就业社保申报受理程序及其他主要优惠政策,让下岗失业人员及时了解最新就业再就业政策。

四、措施到位,工作落实

1、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培养再就业技能,为再就业创造条件。今年社区自行组织失业人员开展电脑、就业促进法、再就业优惠政策培训,共计82人次。

2、引导失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和来料加工形式实现再就业。社区设有来料加工点,日常负责人吴卫贞是辖区内寺后皇新村失地农民,现有6名就地农转非人员在从事来料加工。同时为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就业计划书,帮助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带动6人就业。

3、鼓励4050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实现就业。通过努力,社区内4050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31人,自主创业10人,3人无就业意向。

4、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一年来共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笔10万元。

五、政策落实,就业

充分积极做好个体经营、灵活就业人员、来料加工人员申报、登记、确认、备案工作,及时落实政府社保补贴等国家扶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20xx年共发放社保补贴51034(26人),今年共受理社保补贴申请33人。至今,社区内无一年以上连续失业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各项指标符合"充分就业社区"标准。以后的工作,我们将更加努力,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

就业工作总结篇3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资兴市人社局联合资兴经济开发区、市扶贫办于5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就业帮扶”活动,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岗位、送信息,现总结如下:

一、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取得的成果

活动期间,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宣讲13次,举办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招聘会一场共22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951个,达成就业意向115人(其中农村贫困残疾人12人)。

二、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基本情况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为了使活动有序开展,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就业帮扶”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站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为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资兴市人社局按照《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组织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共同开展“就业帮扶”活动的宣传,通过挂横幅、贴标语、利用网站、简报及上街设宣传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了解各类就业扶持政策。

3、加大措施,务求实效

活动期间,本着“工作求真务实、对象满意实惠”的理念,以“宣传到位、走访到位、登记到户、帮扶到位”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多渠道提供优质服务,组织召开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提供即时的就业岗位援助,为有就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提供培训现场报名和政策咨询,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培训指导。通过改进服务方式、增添服务内容、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不断强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这次“就业帮扶”活动,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预想的实际效果,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工作总结篇4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xx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xx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xx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xx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xx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xx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就业工作总结篇5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对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实施就业帮扶的意见》工作部署和要求,吉林市就业局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为主旋律,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结合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和吉林市创业就业“百千万”民生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步骤,集中抓好困难家庭成员创业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工作,“双困”就业援助工作第一阶段的岗位开发、项目征集和摸底调查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

一季度,我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双困”人员开展走访,通过全面细致的入户摸底调查,截止3月末,吉林市城乡“双困“人员共计724人,其中城镇困难群众418人;困难党员45人;农村困难群众229人;农村困难党员32人。围绕八大行业工种共开发适应性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企业生产操作类5967个、居民服务类1557个、餐饮服务类1523个、后勤服务类1240个、商贸服务类979个、物流运输类556个、客房服务类286个、种植养殖类153个。征集适合困难群体的创业项目236个。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本次“双困”就业援助活动,吉林市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市委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市人社局、市就业局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及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就业局为成员的吉林市“双困”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为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把此次工作提升到关系社会稳定大事的高度,认真加以组织实施。

(二)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对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实施就业帮扶是落实全省“三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吉林市各级人社部门对此项工作给与充分重视,将城乡“双困”人员就业帮扶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结合我市“三帮双促”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吉林市《关于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就业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内容,保证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发、筛选适应性就业岗位。为保证“双困”人员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岗位,吉林市各级就业部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各类适应性就业岗位,同时对开发的岗位进行筛选,选择一批技能要求适中、适合就业困难群众就业的岗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岗位开发坚持以家庭服务类、生产加工类、商贸服务类、种养殖类等技术含量低、简单易操作的岗位为主,工资待遇达到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上,适宜就业困难群体上岗的原则。

(四)征集、评估适应性创业项目。拓宽创业项目征集范围,组织专家评估,筛选出适合困难家庭成员就业的各类项目。一是借助新闻媒体、大专院校、创业者协会、专利部门等载体,广泛征集各类创业项目。二是发挥部门间合作优势,充分利用创业型城市的项目资源,实现创业项目共享。三是对于市场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并且被创业人员采纳,取得创业成功的项目,实施有偿征集。四是将征集上来的创业项目,经专家评审团进行评估论证后,筛选出适合困难家庭成员创业的项目集中推介。

(五)按照就业援助工作制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市局抽调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以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对本地“双困”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进行调查核实,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帮扶对象所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开展逐户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创业(就业)经历、技能特长、创业(就业)愿望等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提供依据;二是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创业就业帮扶对象单独建立援助台账和数据库,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建立“一人一册”援助档案;三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层层建立援助预案,落实“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创业就业援助包保责任制。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搞好岗位对接工作。我们按照就地就近、在开发的岗位中自愿选择、就业部门全程服务的原则,将辖区内的就业岗位信息提供给社区包保人员,通过包保人员与求职群众联系,待本人选定适合自己的岗位后,由社区包保人员将就业困难人员直接送到企业进行对接,对接成功的现场签订就业协议。对于经帮扶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群众,由就业服务机构对其进行再次推荐岗位,直至找到工作,实现比较稳定就业为止。对求职者较多的街道、社区,利用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场所集中开展现场对接。

(二)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让更多的“双困”人掌握一技之长。方案要求各级就业部门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大讲堂、社区困难人员创业座谈会、困难人员创业示范户评选等活动。组织有培训意愿的“双困”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应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三)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吉林市各级就业部门从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多方面入手,以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维护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对符合条件但尚未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的双困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落实优惠政策;并向辖区内每一位未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了至少一次职业指导、三次职业介绍服务。

(四)加强跟踪服务力度。以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载体,重点对尚未就业的援助对象,通过公益性岗位援助,进行安,配套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已上岗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援助对象,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帮助协调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帮助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就业工作总结优秀5篇相关文章:

创业就业培训心得5篇

就业金申请书通用5篇

2023就业调查报告5篇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报告5篇

2023就业调查报告模板5篇

大学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5篇

关于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5篇

2023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模板5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5篇

就业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