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文水平的进步,大家开始知道自查报告的必要性,在职场中写好自查报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经济工作自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1
我校先后为3439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寄宿生生活补助,共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66.1625万元。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强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实施贫困生补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广泛宣传发动:
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利用学期开学初和召开的家长会及晨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资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严格操作程序
1、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发放实施方案”。
2、组建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
4、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实施方案”。
5、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申请条件及程序(含宣传单)”。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为贫困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而设立、“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含艾滋病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区别不同贫困程度,每学年审定一次,新增资助,重新审定。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6、我校“补助”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
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
7、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制定发放花名册,通过财政惠农补助一卡通发放。未统一制作资助卡发放。领取人签字。
三、各学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情况如下: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3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56人,每人及时足额发放贫困生活补助费(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3.35万元。
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
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4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9.9万元。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539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39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2125万元。
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0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08人。(每生50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4万元。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1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14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875万元。
xx年秋还增补了26人,(每生125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325万元。
xx春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4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40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7.5万元。
xx秋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56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8.5万元。
四、各学期贫困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如下: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55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5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4.125万元。
xx年秋还增补了2人,(每生350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075万元。
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4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5万元。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校贫困学生较多,但由于补助名额有限,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得不到补助。
二是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贫困学生评审认定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有些初中学生不在校寄宿,但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却不能享受补助。
四是有关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局面。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2
我校对20xx年春秋两期学生资助工作落实状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状况汇报如下:
一、享受资助的项目
20xx年春、秋两期,我校学生享受的国家发放的资助项目共有3个:
1、贫困寄宿生资助项目;
2、南宁市为民办实事资助项目;
3、学前幼儿资助项目。
二、享受资助资金状况
略
三、详细做法
实施贫困生补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校仔细实行有关资助文件精神,切实强化资助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当实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广泛宣扬发动:
我们首先仔细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利用学期开学初及晨会广泛宣扬国家有关资助政策的.意义,使政策家喻户晓,深化人心。
(二)严格操作程序
1、制定了“勒竹小学贫困生资助工作方案”。
2、组建了“勒竹小学贫困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3、依据文件规定进行确定资助的范围和对象。
4、我校“补助”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
b、学校依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状况上报。
5、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制定发放花名册,财政发放后,领取人签字并进行签领公示。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切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校贫困学生较多,但由于补助名额有限,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得不到补助。
二是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贫困学生评审认定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肯定的影响。
三是有些学生不在校寄宿,但是家庭经济的确困难却不能享受补助。
四是有关补助政策的宣扬力度“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切支持局面。
五是资助材料不够刚好存档。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3
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我校高度重视,保障日常公用经费的投入,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我校严格按照国家、省财政部门及教育部门的要求,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专项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及支付效率,规范我校的收费,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规定开支保障经费,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做到多方理财、勤俭节支、不断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向前发展,为稳定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做到了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措施得力,得到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好评。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公用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学校领导小组部、学校教师会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进行了全面的自纠自查,现将自纠自查报告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胡乃鉴校长为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自纠自查领导小组,领导组首先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指示,进一步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的惠民政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此项工作在我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其他教师配合抓、全体教师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畅通渠道
一是认真开好了教师会、家长会,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
二是各班主任及时向所有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义务教育的惠民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三是制作了两免一补公示栏,让学生、家长清楚享受两免一补的情况,对学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各项经费使用予以监督。
三、自纠自查情况
1、我校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经费发放政策和规定,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严禁“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学校优先考虑发放特困生生活补助。在此项工作中,按教育部要求教材属全部免费,对于特困生生活补助,按各年级享受数与各年级在校学生数的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班,由村委会、生产队长与学校来确定享受对象,并公示7天后再造册发放,使此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2、学校按规定科学合理编报每学年的预算,并严格按预算办理开支保障经费的支出;对保障经费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实行采买、保管、领用及“一支笔”签字的审批程序,并在每学期期末总结会议上公开财务的收支情况。
3、学校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实行专人管理,全体教师协同管理的良好局面。
4、学校按上级要求,按期组织教师培训并对培训教师严格要求,以便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5、我校20xx年创强以来,得到上级的支持下,学生能上到现代教育课如:计算机课、多媒体课堂等,大大改善了学生上课的旧式课堂。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校严格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严格按政策开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但部分教师对保障机制政策不够理解、宣传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学习,加大宣传,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4
根据xx区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安排和《xx省教育厅xx省财政厅转发的通知》(x教函〔20xx〕xx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资助工作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结合上级部门相关学生资助文件制定了《xx市xx区xx学校教育资助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育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资助管理办公室,以学校财务人员、学籍管理员、资助管理员、班主任为成员,学校资助人员配备到位、稳定,所需设施设备完备;档案管理和资金管理严格按要求实施、比较规范,相关资料齐全。
二、资助项目落实方面
学生受助资格和审批流程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受理学生资助及时,资助对象、受理资助的流程符合规定要求,资料齐备、手续完善;受理学生资助及时,资助对象、受理资助的流程符合规定要求,资料齐备、手续完善,无任何抵扣现象发生。
三、经费使用管理方面
资金发放严格按上级部门要求的标准和方式及时发放,无截留、挪用及虚报冒领现象发生。20xx-20xx学年度的资金已按要求全部发放;
四、宣传育人方面:
学校利用展板、网络、家长会等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公开监督举报途径与电话,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班会、学校感恩活动等全方位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因为政策原因,在贫困生的社区认定方面,涉及面太广,从申请到最后落实,有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在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以班主任及学校,因此在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的把握上有些不易。
2、部分学生及家长碍于情面,隐瞒家庭经济困难现状、甚至直接拒绝申请资助。
3、学校学生资助相关的各类照片收集欠缺。
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计划性,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完善;继续督促各班主任不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切实做到不重不漏满覆盖。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5
根据赣助中心〔20xx〕29号《关于开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对20xx年秋季―20xx年秋季学生资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 ——20xx年,我校先后为40名贫困高中毕业生提供了高考入学资助金,共发放资助金20万元。新生入学提供路费4人,发放资金0.2万元。
20xx年秋季 ——20xx年秋季,我校先后为181名贫困普通高中生提供了国家助学金,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3.495万元。
20xx年秋季 ——20xx年秋季,我校先后为3439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寄宿生生活补助,共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66.1625万元。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强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实施贫困生补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广泛宣传发动:
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利用学期开学初和召开的家长会及晨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考入学资助金”、“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资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严格操作程序
1、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发放实施方案”。
2、组建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
4、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实施方案”。
5、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资助金申请条件及程序(含宣传单)”。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为贫困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而设立、“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含艾滋病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区别不同贫困程度,每学年审定一次,新增资助,重新审定。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6、我校“补助”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
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
7、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制定发放花名册,通过财政惠农补助一卡通发放。未统一制作资助卡发放。领取人签字。
三、各学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情况如下: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3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56人,每人及时足额发放贫困生活补助费(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3.3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4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9.9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539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39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212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0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08人。(每生50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4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1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14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875万元。
20xx年秋还增补了26人,(每生125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325万元。
20xx春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4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40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7.5万元。
20xx秋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56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8.5万元。
四、各学期贫困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如下: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55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5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4.125万元。
20xx年秋还增补了2人,(每生350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07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4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校贫困学生较多,但由于补助名额有限,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得不到补助。
二是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贫困学生评审认定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有些初中学生不在校寄宿,但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却不能享受补助。
四是有关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局面。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我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确保资助金真正落实到受助学生手中,不遗漏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受助学生,我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宣传、参与、精心开展工作,坚持全程公正、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现将本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为规范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行为,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均按上级文件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评审、监督和公示制度,对获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建立档案,实行专人管理。根据资助工作的特点及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
二、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贫困生的筛查工作,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且无重大缺漏。
三、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重在表现,对资助对象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杜绝不符合条件的对象进入资助范围。
四、对于建档立卡的对象,严格按照资助工作流程。申报、公示、上报及班主任签字、本人签名、发放的工作环节,资金一律由银行代发,确保资金款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及监护人手中。20xx年春季资助对象共104人,每人领取补助款500元。
五、我校严格按照资助政策文件精神,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建档立卡的学生我们认真统计、及时上报,自助系统数据填报及时准确。完整真实。我们严格按照流程,力争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有关贫困生的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到有据可查,笔笔落实。
以上是我校在这次自查过程中的情况汇报,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在教育局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把此项工作做好,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加大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二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档案。积累经验,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经济工作自查报告6篇相关文章:
★ 防雷自查报告6篇
★ 消防自查报告6篇